0-3岁的宝宝存在知行反差,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到,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进行安全教育是收效甚微的 。父母始终是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然后可根据宝宝不同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反复的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
情景一

文章插图
宝宝满月了,姑姑来看她,还送了一个好大的玩具熊 。妈妈把熊放在床边,一家子人就去吃饭了 。不久,玩具熊倒下后遮住了宝宝的口鼻,导致宝宝窒息……
情景二
奶奶带着2岁的小孙子去医院打针,出来后把宝宝放在窗台上给他穿外套 。奶奶并没有发现窗户没关严,宝宝一闹腾,从五楼的窗户掉了下去 。
情景三
豆豆1岁半了,妈妈开始教豆豆:"插头不可以碰!剪刀很危险!"认真地教了半天,豆豆也记住了 。可是第二天,豆豆又去抓电线了 。
调查显示,我国0-14岁的儿童每年至少有约1000万人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且其高发年龄集中在4岁以前 。如何有效地保证宝宝的安全?宝宝对危险的认知是怎样的?家长平时可以对宝宝进行哪些安全教育?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
专家:宗春山
构筑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儿童的安全保护有三个要素:成人的社会责任、完善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以及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0-3岁宝宝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弱,因此,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要靠父母构筑 。父母(包括其他家庭成员)的疏忽是造成宝宝意外伤害的根本原因 。父母要时刻提高警惕,不但要有安全意识,还要行动起来,不断充实自己的安全常识,排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保护宝宝 。
避免错误的安全意识
1.父母永远是宝宝的第一保护人,不要把责任转移到爷爷奶奶或老师身上 。没有人会像你那样全身心地对待你的孩子,并且有些幼儿园对教师的安全培训本身就存在空白 。而有些老人的经验和能力已不能承担保护宝宝的重任,稍一疏忽,便给宝宝带来很大的伤害 。
【宝宝安全小常识父母必须谨记】 2.很多人认为家庭是最安全的,但家庭其实是最危险的 。据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推算,我国受到意外伤害的儿童中,60%-70%的伤害就发生在我们认为最安全的家中 。父母不要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同时还要经常对家庭环境进行安全筛查--
- 2岁宝宝怎样吃鳕鱼 一岁宝宝吃鳕鱼的做法
- 一只眼睛分泌粘稠的透明液体 下眼皮长了个小白泡
- 有没有什么养生的小茶方中草药 平时喝什么养生饮品最好
- 13岁的男孩鸽子汤做法 白鸽煲什么汤最好小孩喝
- 小孩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小孩血糖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三岁小孩身上长瘊子怎么办 三岁小孩得了扁平疣怎么办
- 宝宝感冒了的话可以煮鸡蛋吃嘛 感冒期间饮食吃什么好
- 给宝宝要不要贴退烧贴呢 退热贴腋下动脉位置图
- 你还有激情吗 60岁男人会给小三多少钱
- 腊八节的腊|蚂蚁庄园腊八节的腊最早是一种 小课堂12月30日答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