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寻、仞、寸、扶、咫、尺 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 。也有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的单位,如肘、虎口、掌 。《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 。”
古代长度单位

文章插图
黍是古时度量衡定制的基本依据 。一百黍重量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用百粒黍排列起来,这个长度就作为一尺的标准,叫做"黍尺" 。
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单位的制度混乱,到了战国后期,度量衡制度慢慢的由混乱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 。
【古代长度单位】 在秦、隋统一全国后,都采取了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措施,特别是秦朝建立的度量衡制度,对我国以后各代的度量衡制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
- 古代媒人|蚂蚁新村下列哪个是古代对媒人的称呼 12月29日答案
- iu代表什么计量单位 1iu胰岛素降多少血糖
- 早上晚上各20单位 餐后血糖20打多少胰岛素
- 古代的挽面|古代的挽面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职业 蚂蚁新村12月23日答案
- 妇女在单位的重要性 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 男性包茎长度标准是什么 17岁包茎影响发育吗
- 粥的文化意义 古代著名的粥
- 正常人每天需要多少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打8个单位
- 什么是贫血
- 60*90是多大的尺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