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孩子对妈妈有依恋情结是正常的 。尤其是1到2岁的幼儿,对特殊人的偏爱显得更为强烈,他们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母亲看作一个“安全基地”,一旦与母亲分离,就会变得紧张、恐惧,即出现“分离焦虑” 。
孩子的眼里为什么只有妈妈?
“妈妈”这份“工”静颜已经打了3年了,怎么也算是熟手了,却仍然天天喊累 。我不解:“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身边还有爷爷奶奶照顾着,怎么你还这么累呢?”
“咳,别提了 。儿子眼里只有我这个妈,别人他谁都不要 。每天下班从一推开家门开始,我就被这小祖宗粘上了,给他讲故事,陪他玩游戏,还得听他讲东讲西,稍有走神,就遭到抗议 。这还不算,吃饭要我喂,拉屎要我擦,洗澡也得我来搓……家里人有心插手,他立马不干了,好像就我一个人享有照顾他的特权 。唉,谁让人家是咱儿子呢?咱认了!
静颜自己说起来又悲壮又幸福 。我却不敢苟同 。因为这样下去,一定会有问题 。
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孩子对妈妈有依恋情结是正常的 。尤其是1到2岁的幼儿,对特殊人的偏爱显得更为强烈,他们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母亲看作一个“安全基地”,一旦与母亲分离,就会变得紧张、恐惧,即出现“分离焦虑” 。但通常3岁以上的孩子就应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对家人的亲近之情虽有差别却绝不应拒斥 。
类似静颜儿子这样的显然已经属于过度依恋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初为人母的总对别人放心不下,对孩子事事亲力亲为,与孩子形影相随,从而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和爸爸以及其他亲人亲密接触,这样在孩子眼里心里自然就只有妈妈而没有别人了 。
孩子的眼里只有妈妈,问题不只是妈妈累,更重要的是这种过度依恋如不加以控制,会严重影响孩子自立能力、独立生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会减少孩子和父亲等男性在一起的接触机会,不利于孩子尤其是男孩学习勇敢、坚毅、果断等男性性格,过多地具有阴柔、娇弱、细腻等女性的性格特征,有碍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其成年后对异性的情感以及婚姻生活 。
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个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家庭成员协商一致,刻意在一段时间内减少母子相处的时间,由父亲或其他亲人多承担一些教养责任 。尤其是父亲应该尽可能地和孩子在一起玩一些刺激、精彩、有趣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妈妈不在同样也可以很快乐 。
如果由于客观原因只能由妈妈带孩子,做母亲的也要尽量带孩子和更多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只让孩子面对妈妈一个人 。比如可以带孩子到公共场合,引导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分散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
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一定要送去幼儿园,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而且在幼儿园里的集体生活中,孩子较易感受到和大家在一起的乐趣,即使一时不适应,慢慢也会习惯的 。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重要的是母亲的坚持和果断 。绝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软 。别看孩子年龄小,他们其实深谙妈妈们的这一心理弱点,以此牵着妈妈的鼻子走 。那样的话,要扭转孩子对妈妈的过度依恋就更难了 。
【孩子的眼里为什么只有妈妈?】在某种程度上,做得了狠心的母亲,才能成就一个坚强的孩子 。
- 《向风而行》|《向风而行》李雨珩结局是什么 李雨珩喜欢的是谁
- 龙胆泻肝丸能治高血压吗 关于龙胆泻肝丸的副作用厉害吗
- 红薯叶敷面膜的做法 番薯叶的做法大全
- 排毒养颜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女人排毒养颜最好的药
- 乳清蛋白和全脂奶粉哪种好 最好的中老年蛋白质粉排名
- 50岁的人除了跑步快走 老年人的性功能如何维持
- 2岁宝宝怎样吃鳕鱼 一岁宝宝吃鳕鱼的做法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35岁去黄美白的护肤品 快速美白去黄的方法
- 每天都想吃辣的 想吐吐不出来吃什么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