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不久前,某商场因工作人员检修完电梯忘上螺丝导致活人被“吞”吗?还记得三岁孩子在某商场被扶手电梯给“吸”进去掉下负一楼的惨剧吗?
电梯事故屡屡发生,事故原因次次不同 。面对容易“吃人”的扶手电梯,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准备,才能杜绝悲剧重演?
【电梯“吃人”屡屡发生 扶手电梯最易“咬人”的5个部位】

文章插图
5月21日,北京复兴门百盛商场,一名八岁女童坠入打开的电梯踏板内,左大腿被划伤25厘米 。

文章插图
5月24日早,刘大爷去超市买日用品,不料乘坐电梯时,一踏板突然裂开塌陷,大爷的左腿瞬间被吞 。

文章插图
4月26日,成都母子乘商场电梯,孩子左手卷入缝隙导致左拇指,中指,环指,手掌皮肤裂伤 。

文章插图
电梯事故频频爆发,“电梯吃人”事件,再次给家长敲响警钟!为此,小编提醒大家,不管何时何地,在享受电梯带来便利的同时,一定掌握全面的电梯安全知识,教会孩子正确的使用电梯,防止孩子因电梯而出现意外 。
扶手电梯最易“咬人”的5个部位
1、踏板与末端梳齿板间缝隙
孩子手指细小,平衡性不好,一旦趴倒在扶梯上,易造成伤害 。
建议:乘坐扶梯时,最好是抱着孩子或是牵着孩子的手,避免宝宝摔跤 。
2、上行电梯与顶部交错处
孩子好奇心强,对眼前的危险预计不足,当上行过程中把头部伸出扶梯向下看时,易导致身体部位卡在电梯与顶部的交错处而受伤 。
建议:让孩子站在电梯台阶中间位置,不靠边站,别把头探出扶手外 。

文章插图
3、踩黄色“警示线”易“被咬”
两齿之前的间隙会随着电梯使用的增长而增大,小孩子的脚趾刚好踩到齿间缺口,当上下两级梯级啮合时,被“咬”入扶梯的危险性也随之提高 。
建议:教育宝宝不踩黄色的警戒线 。
4、阶梯与围圈板之间的缝隙
这些缝隙容易夹到鞋子、衣服和脚,如果孩子因为好奇而手指伸进去的话,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
建议:乘坐电梯前要检查孩子的鞋带是否有系好,裤脚是否太长,需要整理好,避免被缝隙夹住 。
5、自动扶梯的扶手槽
容易夹手,不能乱抠,尤其在扶手转弯处 。
建议:扶手槽容易夹到孩子的手,建议家长教育孩子把手轻放在黑色橡胶带上扶住即可 。
这些电梯“咬人”的位置,家长们要时刻的谨记,乘坐电梯的时候要记得防范,帮助宝宝避开危险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乘坐电梯的还须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带孩子乘坐电梯安全注意事项
一、手扶电梯
1、乘梯前
? 将孩子从手推童车上抱下再乘梯
如有带童车应该收起折叠,因为孩子很容易从童车中尝试往外爬,童车也有可能在电梯运行时发生夹碰事故从而变得危险 。
? 检查好孩子的衣物、鞋子
如果宝宝的衣服上有较长的挂饰,要整理好 。鞋带有没有松动,需要系好,避免乘坐电梯的时候掉入缝隙 。另外孩子乘电梯时尽量别穿“洞洞鞋”,材质软的鞋容易被卷入扶梯 。
2、乘梯时
? 让孩子和大人在同一梯级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