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似乎都讨厌“游戏” 。自古以来被称为“玩耍的人”是指不受人喜欢的人 。“玩耍”就成了“工作”或是“诚实”的反义词,在日本被看作是不那么好的形象 。确实,“玩耍”存在逃避现实,消愁解闷、过分地为无谓的事消耗精力等不受欢迎的一面 。但是,多湖辉却发现了其另一方面,即玩耍之中也存在惟有其人所能知晓的喜悦和快乐 。
玩耍之中,也有不受仪式或习惯所影响的精神上的自由 。这虽然称不上是创造性活动,但不是也可以看作是与其相酷似的一种体验吗?甚至可以说是孩子所有的学习都来自于玩耍之中也不为过 。将学习与玩耍明确地区别开,将其加以限制,这是大人的想法,而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和玩耍是没有区别的 。
例如,美国面向儿童的电视节目“芝麻街道”,其主要创意就是从电视广告中得到启发的 。孩子们对广告特别感兴趣,马上就能记住广告中的歌曲,并能马上记住广告中的词句,将其运用到日常会话中 。
既然如此,如果运用广告的手法,在电视台上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孩子们不是就可以不知不觉地在娱乐之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吗?“芝麻街道”就是由这种思路产生的,结果如所预想的那样,取得了很大成功,在日本播放了很长时间 。
【学习变为“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首先要使孩子感兴趣,以采用使他们快乐的形式进行 。从这种观点出发,重新探讨今天的孩子所喜欢的游戏,会根据创意的不同而取得意外的不同的结论 。
美国的心理学家在地面上写英文字母,一边玩着踢石头的游戏,一边让孩子们学习英文字母拼写简单的单词,获得了成功 。借鉴此经验,多湖辉在幼儿开发协会教育实验中,让孩子们使用小道具,轮流担任剧中的角色、恰到好处地作种种姿势和手势、讲英语台词,就能自然地掌握英语的发音,理解台词的意义 。
一边进行娱乐,一边就能轻易地使其掌握英语会话 。即使是付出同样的辛苦,但是以工作的形式与以娱乐的形式,感觉完全不一样 。例如,如果是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走10公里的山路,恐怕多数人都觉得很艰难 。但是,同样的10公里,如果说是旅游、打高尔夫球,平时那些总是坐车的人也会高高兴兴地去走,而且对疲劳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
孩子们能在娱乐中做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孩子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表现 。多湖辉认为这种学习的主动性尤为重要 。我们在学习中真正学到的东西,都是从自己主动地想学开始的 。
然而,在心理学中,常常把赏与罚的作用看成是这种动机形成的原因,即对成功者给予奖励、对失败者给予处罚 。由于赏与罚都是从外部用诱饵和鞭子来促使动机形成的,因而称之为“外部动机形成” 。与之相对应的,是学习者本身对学习抱有兴趣,主动地进行学习,称之为“自发的动机形成” 。
治厌学的妙方,就是把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 。母亲们经常说:“我家的孩子热衷于玩电脑,一点也不学习,真叫人头痛 。”
的确,目前在孩子中间形成了一股电脑热 。为什么孩子那么热衷电脑呢?答案只有一个,即“因为电脑有意思” 。把这件事反过来说,孩子不热衷于学习,这与学习没意思有关 。只会像背台词一样说“你给我学习”的母亲,大概没有注意到孩子这一点 。
12 3
哪些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让孩子倾听8个办法
过去的刑罚中有一种最残酷的刑罚,就是把这里的石头搬到那边,运完之后再搬回原来的地方,几十年让其连续进行这种单纯操作 。许多对这种工作感到无聊的犯人因过于痛苦而发狂自杀 。对于人来说,被迫做“无趣”的事情实际上是非常痛苦的 。许多厌学的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痛苦的工作”,或许其中也有的孩子认为,我什么坏事也没做,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刑罚来惩罚我呢?按照这种思路来考虑,医治孩子厌学的妙方就是把学习变成有意思的事 。
- 人们应该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吗 中医饮食养生保健知识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去哪里学习皮肤管理 皮肤管理课自学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