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三个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俄国的巴普洛夫和美国的华生是“行为主义”代表;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   
在社会学习论看来 , 学习过程主要有三种方式:  
学习的三个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文章图片  
1.联想  
学习的三个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人们常常通过“联想” , 确立态度 , 掌握行为方式 。   
先简单介绍下巴普洛夫“铃声-唾液分泌”实验:  
每次只要铃声一响 , 狗就能得到食物;反复多次后 , 哪怕没有食物 , 听到铃声 , 也会分泌出唾液;狗就形成了“铃声-食物”联想 。   
“联想”属于经典条件反射;如“贼眉鼠眼的张三”和罪行联系在一起 , “贼眉鼠眼的张三”就成了一个坏标签 , 我们毫无依据的将他和恐怖事件建立了联想 , 看到这个人就感觉不舒服 , 感觉他会做坏事 。   
迷信思想 , 完全是因为建立起了不合理的联想 , 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 自己吓唬自己 , 乃至于做出极端行为 。   
学习的三个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文章图片  
2.强化  
我们为什么会学习某种行为 , 而规避其他行为方式呢?  
这是因为 , 每次行动之后 , 将“奖赏或者惩罚”作为强化物 , 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 , 并反复出现 。   
正强化给予“奖赏” , 给予喜欢的刺激 。   
负强化取消“惩罚” , 引发所希望的行为 。   
通过对“强化物”的安排 , 使某种行为出现或者不出现 , 从而塑造不同的行为 。   
在学校一旦被欺负 , 就挥拳头打人 , 那是因为每次为争取个人权益和别人打架时 , 总是受到家长表扬;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正强化 。   
3.模仿  
说话 , 走路 , 都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例子 。   
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 , 是经常模仿榜样的结果;儿童往往模仿父母以及身边的人 。   
所以 , 我们要树立正确榜样 , 要常常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正道 。   
学习的三个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文章图片  
了解这三种学习模式 , 知道塑造某种行为 , 只要给予合适的刺激 , 就能够正向促进学习 。   
在生活工作中 , 就可以以此原则来指导个人行为 , 使得自己始终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