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金矿是什么东西,未见到金矿是什么意思

未见到金矿是什么意思四方铜金矿
是中国学者1982年在新疆玛纳斯含铂基性岩、超基性岩体中发现的新矿物 。
四方铜金矿
英文:tetra-auricupride
释文:成分CuAu , 四方晶系 。呈不规则微细粒状 。金黄色 。金属光泽 。硬度4.7 。密度14.67克/厘米^3 。
是中国学者1982年在新疆玛纳斯含铂基性岩、超基性岩体中发现的新矿物

铜金矿是什么东西,未见到金矿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蒙古国奥尤陶勒盖铜金矿ot矿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发现,是21世纪最轰动的找矿成果(表10-1) 。
一、世界级的奥尤陶勒盖铜矿
表10-1 奥尤陶勒盖铜矿的资源量
注:AMEC咨询公司,根据艾芬豪矿业公司提供的资料,以铜0.60%为边界品位计算的 。勘查和预可行性研究的资料截至2005年5月 。
1.奥尤陶勒盖铜矿是全球尚未开发的最大的铜矿
全球保有铜资源量/储量最大的7个铜矿床中,奥尤陶勒盖铜矿排位第二 。其余6个都是生产矿山(表10-2) 。
2.奥尤陶勒盖铜矿与中国的交通情况
奥尤陶勒盖铜矿距中蒙边界的嘎顺苏亥特口岸仅80千米,有计划修筑一条从奥尤陶勒盖铜矿连接包兰线临河站的计划,该矿的铜精矿将主要供应中国 。
3.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开发将对蒙古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根据斯托克斯博士(Dr Ernie Stokes)的资料,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开发将使蒙古的GDP增长34.3% 。按2005年价格,该矿的出口总值将达到540亿美元,拉动全国消费支出增加9.3% , 给48 000人提供就业机会 。
表10-2 全球保有铜资源量/储量最大的铜矿床
二、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勘查史
蒙古地质学家嘎拉姆贾夫(Garamjav Dondog),在南戈壁省奥尤陶勒盖发现一个铜矿小露头 。奥尤陶勒盖,蒙古语的意思是绿色的小山,实际上是铜矿氧化矿的一个小露头 。
BHP勘查公司亚洲勘探部的经理,迪亚科夫(Sergei Diakov)领导的一个踏勘组于1996年检查了该地区 。1997年BHP勘查公司取得了该区238平方千米的探矿权,并且在该区开展了地质填图、水系和土壤沉积物测量、磁法和激发极化测量等工作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BHP勘查公司打了23个钻孔 , 钻孔分布较零散 , 累计进尺3 000多米,孔深最大的为270米,见到了矿化 。其中有2个孔结果较好,一个见矿长度26米,平均铜品位0.86%,另一个见矿长度38米,平均铜品位1.63% 。由于BHP矿业公司进行战略调整 , 2000年5月退出了风险勘查 , BHP公司将奥尤陶勒盖铜矿项目及探矿权区 , 转让给了艾芬豪矿业公司,仅保留了回买权 。
2000年6月,艾芬豪矿业公司开始开展空气反循环钻进,至9月底 , 完成了109个孔 , 总计8 828米 。空气反循环钻进最初的目标是,验证BHP勘查公司已施工钻孔,揭露次生富集辉铜矿矿层 。但通过大量的空气反循环钻进 , 却有意外的发现 , 许多孔的底部已打到了可工业利用的深部斑岩型铜金矿化体 。2001年,艾芬豪矿业公司开始施工金刚石岩心钻探,以查明项目区深成矿化潜力 。位于奥尤陶勒盖铜矿西南区最东北部的OTD150孔 , 揭示了奥尤陶勒盖铜斑岩铜金矿深部矿化的情况 。OTD150孔孔深590米,70~578米,揭穿了508米的矿体,金平均品位1.17克/吨,铜平均品位0.81%,其中188~466米,总计278米为富矿段 , 金平均品位1.60克/吨,铜平均品位1.02%,从而启动了奥尤陶勒盖铜矿斑岩铜金矿大规模勘查的序幕 。
2002年8月,为验证位于奥尤陶勒盖铜矿北东部的IP异常,OTD270孔在222~860米孔深,打到了连续穿矿厚度638米,含铜1.61%、金0.07克/吨的全盲矿体 。在576~690米孔深,有114米含铜3.58% 。OTD270孔的见矿,找到了远北矿体,实现了奥尤陶勒盖铜矿找矿新的突破 。单个矿体现已控制推定资源量 , 铜金属1 100万吨,含铜 1.89%、金 0.41克/吨;推断资源量,铜金属1 144万吨,含铜1.07%、金0.21克/吨 。矿体已控制走向长3.5千米,延伸由地表下-200~-1 600米 。矿体向北东方向尚未封闭 。艾芬豪矿业公司为纪念在发现奥尤陶勒盖铜矿做出贡献的原BHP勘查公司经理、地质学家雨果·杜麦特(Hugo Dummet),2005年将这个巨无霸铜矿体命名为雨果·杜麦特矿体 。
外围找矿成果,使这一世界级的铜矿有望大幅度扩大 。加拿大一家初级勘探公司——Entree Gold Inc.,取得奥尤陶勒盖铜矿北东外围的探矿权 , 开展什维陶勒盖矿区的勘查 。2005年 , EGD008孔,打到奥尤陶勒盖铜矿主矿体——雨果·杜麦特矿体向北东方向延伸部位,见矿324米,含铜2.45% , 金1.23克/吨 。EGD006 A孔 , 见矿608米,含铜3.24%,金0.82克/吨 。现已控制走向长450米,说明雨果·杜麦特矿体向北东方向尚未封闭,有进一步扩大的前景 。
预可行性研究同步进行,提出开发方案 。2005年9月,艾芬豪矿业公司公布了露天开采和坑采的总体开发计划(IDP) 。从2006年开始执行基建的初步开发方案 。预计到2008年初,奥尤陶勒盖铜矿南矿体的露天采场建成投产,日处理矿石量7万吨 。到2009年,在雨果·杜麦特矿体 , 地下的分块崩落采矿投产 。2005年9月,雨果矿体的1号竖井已经开工 。用7年时间,将日处理矿石的能力由7万吨提高到14万吨 。而后,露天开采和坑采日处理矿石的能力,将稳定在每日14万~16万吨 。矿山寿命至少40年 。
力拓公司加盟,可能扭转开发困局 。2006年10月,全球第二大的矿业公司——力拓公司分两次,以8.18加元/股购入3 710万股,以8.38加元/股购入4 630万股,从而取得了艾芬豪矿业公司19.9%的权益 。大型矿业公司的加入,意味着奥尤陶勒盖铜矿有望进入开发 。消息一经披露,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股票由7.6加元/股急升至12.8加元/股,上升68% 。而在2006年5月,因为蒙古政府改变矿业的“游戏规则”,将采砂金的权利金由2.5%提高到7.5% , 危及该国矿业法规的稳定性 。消息公布当日,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股票由10.4加元/股骤跌至8.0加元/股(图10-1) 。
图10-1 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化
三、奥尤陶勒盖铜矿勘查成功的几个关键
1.对中亚成矿带斑岩铜矿成矿潜力和找矿模式的认识
南戈壁地区邻近蒙古南部和南戈壁构造区的交界部位 。该区下伏古生代火山岩、沉积岩和侵入岩及中生代沉积盖层 。在古生代时,蒙古南部经历了岛弧增生和安第斯型俯冲 , 火山弧和大陆地块的生成与此相关 。在晚古生代,盆地和山脉抬升,伴随着双模式火山作用 。在奥尤陶勒盖矿权区 , 以志留纪、泥盆纪的层状安山质和玄武质流纹岩为主 , 并有细至粗粒陆源火山碎屑沉积夹层 。侵入岩主要为长石斑岩、长石角闪石斑岩和石英长石斑岩的岩株和岩脉(见图10-1) 。该地区还发现了正长花岗岩及流纹岩和安山岩的复合岩脉 。根据对探矿权区的地质条件和成矿模式的分析,存在寻找斑岩铜矿的背景地质条件 。
2.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融资能力保障了勘查的投入
艾芬豪矿业公司的董事长弗里兰德(Robert Friedland)是矿产勘查界几乎人人皆知的勘查筹资推手(Promoter , 国内有文献将其译为推动商) 。Promoter是矿产勘查筹资中的一个比较专门的名词,意思是勘查项目的倡导者,勘查的敦促者、鼓舞者、激励者,这个词汇本身是中性的 。勘查筹资推手,是商业性矿产勘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弗里兰德的筹资能力保障了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勘查 。艾芬豪矿业公司在奥尤陶勒盖铜矿一个矿区投入的力度很大 , 勘查和预可行性研究已投入2.68亿美元 。一期开发投资14亿美元,二期开发投资16亿美元 。
3.激化激发法是寻找深埋盲矿体的有效方法
在戈壁地区,从地表获取的找矿信息很少 。奥尤陶勒盖铜的主矿体——雨果·杜麦特矿体,就是通过验证位于奥尤陶勒盖铜矿北东部的IP异常发现的 。这个全盲矿体顶部距地表300米 。
4.大量投入金刚石取心深钻是勘查成功的关键
截至2005年7月 , 奥尤陶勒盖铜矿勘查项目共完成金刚石取心钻探57万米,岩心长度相当于从乌兰巴托到奥尤陶勒盖的距离 。仅钻探投入就达7 000万美元 。最高开动16台钻机,是现今全球最大的勘查营地,现场共有员工750人 。由于雨果·杜麦特矿体是深埋矿体,钻孔深度一般大于千米,最深超过1 600米 。先进的钻探技术,大量投入金刚石深钻是勘查成功的关键 。
5.矿产勘查专业化,提高矿产勘查质量、效率,降低成本
艾芬豪矿业公司作为一个初级勘查公司,技术和人力资源有限,邀请物探公司、多家钻探公司、商业实验室、各类咨询公司、营地管理承包公司,参与到奥尤陶勒盖铜矿勘查,才完成了这一世界级铜矿床的勘查与可行性研究 。
四、“走出去”勘查开发矿产,必须抓住最有利的时机介入
奥尤陶勒盖铜矿是全球尚未开发的最大的铜矿 , 距中蒙边界的嘎顺苏亥特口岸仅80千米,我国的铜矿资源短缺,我国企业理应及早介入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勘查与开发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奥尤陶勒盖铜矿虽然近在咫尺,但中国企业无缘介入,成了局外人 。究其原因是,第一,信息不灵 。缺乏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国际矿产勘查的动向 。在国际上已广泛关注奥尤陶勒盖铜矿勘查进展时,国内还几乎无人知晓 。笔者在《地质与勘探》发表《蒙古Oyu Tolgoi斑岩铜金矿的勘查》一文后,才引起注意 。第二,失去低价进入的条件 。在2002年2~3季度,艾芬豪矿业公司发行不到2亿股,股价2~3加元/股 , 随着找矿的进展 , 到2006年4季度,发行6.18亿股 , 股价11~12加元 。公司市值增长20倍,奥尤陶勒盖铜矿矿权的价值达到了约60亿加元 。第三 , 宣传失误 。国内某政府部门指定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赴蒙古参与奥尤陶勒盖铜矿的投资与开发,这家企业在宣传“资源紧缺论”和政府背景后,起了相反的效果 。
铜金矿是什么东西,未见到金矿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矽卡岩型铜矿特点一、内容概述
矽卡岩是指高温环境下,通过火成岩交代原始富碳酸盐岩形成的,一般富含Fe、Al或Mn的钙或镁硅酸盐岩石(Burt,1977 , 1982;Einaudi et al.,1982) 。矽卡岩既可以是岩浆成因的,也可以是变质成因的 。形成矽卡岩的主要作用有不纯碳酸盐岩的变质重结晶作用、不同岩性岩石之间的双交代作用以及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的渗滤交代作用等 。基于围岩类型和蚀变矿物组合可将矽卡岩分为两大类:钙矽卡岩与镁矽卡岩(赵一鸣等 , 1990) 。当矽卡岩中富集了有价值的矿物时,便成为矽卡岩矿床 。根据具经济价值的金属矿物不同,矽卡岩矿床可划分为 Fe、Cu、Mo、W、Zn-Pb、Sn和Au等不同类型(Ettlinger et al.,1989;Theodore et al.,1991) 。
世界范围的矽卡岩金矿床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成矿带,地跨亚、美、澳三大洲的长约40000 km的20多个沿岸国家(Ray et al.,1990;赵一鸣等,1991) 。这一规律性的分布,暗示了矽卡岩金矿床的形成与特定的构造环境有关 。自板块学说诞生以来 , 中外学者(尤其是国外学者)就试图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建立比较统一的模式,来阐述矽卡岩型矿床形成的可能构造背景(板块构造环境) 。例如,Einaudi et al.(1981)系统讨论了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板块构造背景,认为大洋岛弧、大陆边缘岩浆弧和造山期后大陆环境下均有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 。
大量研究表明:矽卡岩矿床均与侵入岩密切相关,不同来源和成因的侵入岩产于特定的构造环境,因此矽卡岩矿床的构造背景研究一直得到地质学者的关注 。矽卡岩矿床组合与特定构造环境密切相关,综合矽卡岩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与成矿有关的岩体成分和区域地质资料,有助于识别矽卡岩矿床的构造背景(图1) 。研究表明,矽卡岩金矿可以形成于大洋火山岛弧的弧后盆地(图1A) 。大多数矽卡岩矿床与大陆地壳俯冲的岩浆弧有关,与成矿有关的岩体成分变化较大 , 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 , 矽卡岩金矿多与还原性岩体有关(图1B) 。稳定大陆地壳俯冲至俯冲后构造的过渡环境的研究较少 , 与低角度俯冲相关的侵入岩源区包含有更多地壳混入,大洋俯冲楔的拆沉可能导致形成局部裂谷,岩浆弧可以很宽或迁移到内陆,成矿岩体为二长岩和花岗岩,常形成斑岩钼矿床、矽卡岩钼或钨钼矿床及少量锌、铋、铜和锌,为矽卡岩多金属矿床,部分矿床局部富金(图1C) 。与软流圈上涌有关的裂谷环境多与走滑断裂有关,成矿岩体为花岗岩,含有白云母、黑云母、暗灰色石英巨晶、晶洞和云英岩化蚀变,常形成矽卡岩型锡矿床,演化花岗岩富含W、Be、B、Li、Bi、Zn、Pb、U、F 和REE(图1D) 。
近年来,碰撞造山及其成矿理论的研究日趋深入,国内外许多地质学家尝试将矽卡岩成矿与碰撞造山作用联系起来 。如Nicolescu et al.(1999)认为,罗马尼亚西南的Ocna de Fier-Dognecea Fe-(Pb-Zn)矽卡岩矿床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Kuscu et al.(2002)研究了土耳其安那托利亚省中部Celebi地区的与W、Fe、Cu矽卡岩矿床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Celebi类花岗岩体,认为该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的构造环境;Marchev et al.(2005)研究认为,保加利亚南部和希腊北部的罗多彼山脉的Pb-Zn-Ag,Cu-Mo及Au-Ag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阶段;Mueller et al.(2004)认为 , 西澳大利亚 Southern Cross 绿岩带中的 Nevoria 金矽卡岩矿床的成矿岩体为后造山花岗岩 。陈衍景等(2004)总结了我国矽卡岩型金矿床成矿时代、空间分布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认为中国的矽卡岩金矿床多在陆陆碰撞过程中由挤压向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升温体制下形成 。
图1 矽卡岩矿床与特定构造背景耦合
(据Meinert et al. , 2005 , 有修改)
A—大洋俯冲和弧后盆地环境;B—与增生大洋地块相关的大陆俯冲;C—过渡低角度俯冲环境;D—大陆裂谷或俯冲后的构造环境
图2 矽卡岩形成过程
(据Cawood,2009)
A—等化学作用阶段;B—变质作用阶段;C—退化阶段
在研究矽卡岩矿床成因时,研究者多采用流体包裹体方法确定矽卡岩形成时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成分等条件 。以往人们在解释矽卡岩矿的成因时,往往偏重于矽卡岩带的形成条件,不重视对矿化问题本身的研究 。近年来,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热流体的来源和演化过程、矿质沉淀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Ya?suhiro,1999;Choi et al. , 2000;Aissa et al.,2001;Lu et al.,2003;Baker et al.,2004;Meinert et al.,2003;Levresse et al.,2003),但就巨量矿质来源问题的研究仍不够深入 。矽卡岩金矿的形成过程与矽卡岩的形成密不可分,而矽卡岩的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图2) 。
鉴于矽卡岩矿床与侵入岩之间直观而密切的时空联系 , 近年来中外学者特别注重研究岩浆活动对矽卡岩成矿的重要控制作用(Fershtater,2000;Somarin et al.,2002) 。Einaudi et al.(1981,1982),Meinert(1989),Ray et al.(1988,1990)研究认为,与金矽卡岩成矿作用最为密切的是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系列 。在整个成矿系统中,矽卡岩型金矿与其他类型的金矿和Cu-Au矿床可以有一定的空间共生关系,如纳米比亚Karibib地区的矽卡岩矿床(Gawood,2009) 。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图3 吉尔吉斯阿克塔什金-(铜)矿床地质略图
(据李丽等 , 2012)
1—第四系;2—大理岩、灰岩夹喷出岩(卡拉扎尔钦组);3—含矿花岗闪长岩;4—岩脉;5—矿体及编号;6—矽卡岩;7—硅化带;8—断层破碎带
吉尔吉斯斯坦阿克塔什金-(铜)矿床位于吉尔吉斯塔拉斯地区,属吉尔吉斯山-伊什基利克铁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 。近EW向下寒武统卡拉尔钦组灰岩夹层被中奥陶世苏布杜克措翁花岗闪长岩及晚奥陶世斑状花岗岩穿切 , 灰岩中还侵入有闪长玢岩、正长闪长岩、正长斑岩等岩墙(脉),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均发生矽卡岩化和细脉-浸染状金-铜矿化(图3) 。矽卡岩矿体产状平缓,分布在侵入体下部,呈层状,厚0.5~70m 。按矽卡岩矿物分为石榴子石矽卡岩、磁铁矿矽卡岩、钙铁辉石矽卡岩、钙蔷薇辉石矽卡岩、绿帘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和绿帘石斜长石矽卡岩 。最富的金矿体赋存于石榴子石矽卡岩中 。矿体按边界品位为1g/t圈出61个矿体 。呈透镜状、巢状、层状,倾向SE向 , 倾角45°,矿体最长80~260m , 厚3.5~12.45m,斜深32~180m(图3) 。
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中奥陶世细粒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中有少量斑岩型铜矿化 。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和自然金,次为辉铋矿、磁黄铁矿、辉钼矿、赤铁矿 。氧化带主要铜矿物变为辉铜矿、铜蓝、硅孔雀石、孔雀石、蓝铜矿等 。主要脉石矿物有石榴子石、辉石、石英、绿帘石、碳酸盐 。按工艺性质分为综合利用铁和不含铁的铜-金矿两类 。浮选第一类矿石中可回收金76% , 浮选第二类矿石中可回收金81.2% 。该矿床不远处分布有安达什铜金矿(斑岩型)、塔尔德布拉克铜金矿(斑岩型)、托赫托内沙伊铜金矿(矽卡岩型)等重要矿产地 。
该矿床主要特点是:①矽卡岩化蚀变强烈,所有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均发生矽卡岩化和细脉-浸染状金-铜矿化作用;②矿化位于侵入体下部,沿接触带呈层状产出,其中最富矿体位于石榴子石矽卡岩内部;③矽卡岩性金-(铜)矿床与斑岩型铜矿等矿床在空间上伴生 。
董树义.2008.山东沂南金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3~73
李丽,李宝强,董福辰等.2009.吉尔吉斯铜金矿床类型与地质特征.地质通报,30(3):342~346
V.V.Nikonorov.2000.吉尔吉斯地质和矿产资源.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出版社
Meinert L D,Dipple G M,Nocolescu S.2005.World Skarn deposits.Economic Geology,100 th Anniversary Volume:299~336
Cawood P A.2009.Hydrotherm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systems.Franco Pirajno:G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ustralia,Perth,WA,Australia:535~580
铜金矿是什么东西,未见到金矿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大冶鸡冠山鸡冠嘴铜金矿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境内 , 处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鄂东南成矿亚带 。矿床赋存于岩体接触带及白云质大理岩捕虏体层间破碎带中,是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
鸡冠嘴铜金矿区位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内的咸宁-大冶凹断褶束,矿区所处Ⅳ级构造单元为大冶凹断褶束,成矿区带归属大冶-九江Cu-Au-Fe-Pb-Zn-(Sr-W-Mo-Sb)-硫铁矿成矿亚带上 。
1.矿区地质简述
(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中下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 , 三叠系中、上统蒲圻组砂页岩,白垩系下统马架山组火山沉积角砾岩、灵乡组玄武岩 , 第四系湖积和残坡积层 。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大冶组-嘉陵江组 。矿区地表绝大部分为第四系湖积物和黏土所覆盖,仅在西南部零星出露原岩 。
(2)构造
矿区内次级构造发育 。皱褶构造以一条隐伏背斜为主体,以两个隐伏背斜和一个隐伏向斜组成其西翼裙带为特征 。北北东向隐伏背斜为横贯矿区的主体构造,背斜核部地层已被岩浆岩吞噬殆?。?北西翼相对保留较为完整 , 为矿体主要赋存部位 。矿区内断裂发育有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北西向4组,其中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两组均以断裂破碎带的形式出现,具多期活动特点 。
(3)岩浆岩
矿区岩浆活动发育,侵入岩和喷出岩均有分布 。喷出岩以中基性火山熔岩-安山岩为主 。侵入岩属阳新复式岩体西北段铜绿山小岩体的一部分,其类型有石英正长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和安山玢岩 。其中石英正长闪长玢岩和石英闪长岩为燕山早期第三次侵入活动的产物,两者呈相变关系;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活动形成闪长岩,第二次侵入活动形成安山玢岩 。石英正长闪长玢岩是该矿床的成矿母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
2.矿床特征简述
(1)矿体特征
矿床内已探明4个工业矿体群Ⅰ、Ⅱ、Ⅲ、Ⅳ,由14个主矿体和40个零星矿体组成 , 主要分布在013~030线间 。此外 , 还在深部发现了Ⅴ、Ⅵ、Ⅶ号新矿体 。各矿体(群)主要分布于北北东向横跨背斜的北西冀与北西西向背斜的复合部位,矿体在纵向上表现为自北向南由浅而深侧列,在横向上呈雁行式排列 。矿体明显受接触带和大冶群碳酸盐岩层的层间破碎带(或裂隙带)以及岩体内的构造破碎带控制 。矿体平面投影范围长760m,宽160~330m,面积约0.2km2 。矿体赋存标高在-5~-622m之间 。
标本采自Ⅰ号矿体 。Ⅰ号矿体分布于013~023线间,由Ⅰ1、Ⅰ2、Ⅰ3三个主矿体和Ⅰ01、Ⅰ02两个零星矿体组成 。
Ⅰ1矿体赋存于嘉陵江组第三岩性段大理岩层间破碎带内,矿体长约340m,倾向延伸35~305m,矿体赋存标高-40~-157m,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6.26m 。矿体横剖面上为透镜状或豆荚状,向北倾角变陡 , 倾角60°~70° 。矿体走向为北东60°~80° 。Cu平均品位1.33%,Au平均品位2.69g/t 。
Ⅰ2矿体赋存于嘉陵江组第三岩性段大理岩与石英闪长岩接触带近大理岩一侧,矿体长约420m,倾向延伸35~325m , 标高-5~-235m,厚度较稳定,平均厚10.32m 。矿体横剖面上为似层状,向北倾角变陡 , 倾角60°~70° 。矿体走向为北东60°~80° 。Cu平均品位1.44%,Au平均品位5.88g/t 。
Ⅰ3矿体赋存于石英闪长岩接触带内侧的构造破碎带内,位于Ⅰ2矿体下部 , 矿体长约320m,倾向延伸53~215m , 矿体赋存标高-93~-200m,厚度不稳定,平均厚9.43m 。矿体横剖面上以透镜状为主,总体倾向北西 , 倾角4°~25°,向北倾角变陡 , 倾角60°~70° 。矿体的走向为25°~75° 。Cu平均品位0.89% 。
(2)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根据矿石中的矿物成分和共生组合,可将矿石工业类型划分为铜金矿石、铜矿石、金矿石、硫铁矿石和铁矿石 。矿区以铜、铁为主 , 伴生有银、铁、钼、钴、硒、碲、镓等金属元素 。
矿石结构以他形—自形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为主,次为固熔体分离结构、胶状结构、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脉状构造 。
标本名称 矽卡岩型铜金矿矿石 编号 DB014-2 形成时代 燕山期
中国典型矿山大型矿石标本图册
本矿石标本采自鸡冠嘴矿区 。标本表面为褐色,新鲜面呈灰色 , 具结晶结构 , 块状、浸染状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榴子石等 。Cu品位为1.24% , Au品位为4.69g/t
成因类型 矽卡岩型 产地 湖北省大冶市鸡冠嘴铜金矿
铜金矿是什么东西,未见到金矿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铜金矿是什么东西,未见到金矿是什么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