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中草药黄蜀葵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黄蜀葵花的功效与作用黄蜀葵花
(《嘉祐木草》)
【植物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 , 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 。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 , 高1~2米 。茎被黄色刚毛 。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 , 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 。花单生叶腋和枝端 , 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5裂,早落;花冠5瓣 , 淡黄色或白色 , 具紫心 , 直径10~20厘米;雄蕊多数,结合成筒状;雌蕊柱头5分歧,子房5室 。蒴果长圆形,端尖,具粗毛 , 长5~7.5厘米,含多数种子 。花期6~8月 。
常见于山谷、草丛间 。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 。
本植物的根(黄蜀葵根)、茎(黄蜀葵茎)、叶(黄蜀葵叶)、种子(黄蜀葵子)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
【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
【性味】①《品汇精要》:"无毒 。"
②《纲目》:"甘,寒,滑,无毒 。"
【功用主治】通淋 , 消肿,解毒 。治淋?。?痈疽肿毒,汤火烫伤 。
①《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 , 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
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 , 1~2钱 。外用:研束调敷或油浸涂 。
【宜忌】孕妇忌服 。
【选方】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 。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 。(《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 。经年不坏 , 患处敷之 。(《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 , 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 。(《经偏方》)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 。(《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 。(《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 。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 。(《普济方》)
黄蜀葵的作用和功效谢邀 。
黄蜀葵的别名有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 。
黄蜀葵全身都是宝黄蜀葵 。
1.黄蜀葵茎皮纤维
可替代麻和制造人造棉 。
2
.
黄蜀葵根
含有粘液质、淀粉和糖类;
3.黄蜀葵种子、根和花入药

其花
味甘性寒,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的功能;
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
外治痈疽肿毒 , 水火烫伤 。
其种子
又称胡葵子,味甘性寒,具有补脾健胃、生肌功效,治疗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等 。
4.黄蜀葵作为药食同源植物 ,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 。民间已发现,长期饮用新鲜花朵的水煎液,对治疗老年人高血脂、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
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其主要含黄酮类、有机酸类、甾类及挥发性成分,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保肝保肾、保护心脑血管等药理活性 。
我是营养佳
致力于传播科学的营养知识,助力您身体健康,全家安心 。
黄蜀葵的功效与作用1 降血糖 黄蜀葵的黏液中含有水溶性果胶与黏蛋白 , 能减缓糖分吸收、减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而且黄蜀葵中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可以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与作用、平衡血糖值 。
2 保护肠胃
黄蜀葵含有果胶、牛乳聚糖等,具有帮助消化、治疗胃炎和胃溃疡、护肠胃之功效,而且它分泌的黏蛋白,也有保护胃壁的作用,还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 , 改善消化不良等症,因此黄蜀葵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 对肠胃健康更是非常有益 。
3 保护肝脏
黄蜀葵的某些果胶、多糖有护肝功效,适宜慢性肝炎人群食用 。
4 补钙
黄蜀葵不仅含钙量与鲜奶相当,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有着相较于牛奶有较高的吸收率,故是理想的钙源,适宜缺钙人群食用 。
?黄蜀葵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与作用
利水散瘀 , 消肿解毒,通乳 。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
临床应用
用量15~30克;鲜品30~90克,水煎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用治小便淋痛、乳汁不通、水肿、痈疽、疔毒、瘰疬、恶疮、腮腺炎、中耳炎、阑尾炎等 。
主要成分
黄蜀葵叶、花亦供药用 。叶含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Bl、胡萝卜素等 。叶、花治痈疽及烫火伤,尤以花浸油搽烫火伤患处,效果较好 。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 。
【黄蜀葵是什么功效与作用,中草药黄蜀葵花的功效与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