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已注销1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

采访人员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截至目前已经有1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监管部门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也就是市场上俗称的支付牌照 。其中仅从5月15日到6月14日就有8家支付机构的牌照被注销 。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人民银行陆续向市场发放了270张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牌照有效期为五年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等违规事件层出不穷,为此监管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 。从2015年到现在,已经有12家支付机构被正式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 。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认为,这些机构被注销分为三种情况,一个是因为合并被注销,央行在以前发支付牌照的时候是按照业务类别来发的,一开始没有关注到不同的牌照可能属于同一个法人机构,现在就进行合并 。另一种情况是违规,直接注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动申请注销 。

央行已注销1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

文章插图
数据显示,去年8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续展时,中国人民银行曾表示原则上一段时间不再核发新牌照 。意味着今后我国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只减不增 。今年一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万亿元,且不断增长 。
一方面牌照发放被严格控制,另一方面牌照也进入审核注销期 。随着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不断调整,支付机构牌照价格水涨船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媒体报道,支付机构牌照价格已从2015年前的5000万,飙涨到7亿元以上 。
董希淼表示,通过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通过央行对牌照的管理加强,第三方支付市场会更加规范和健康,包括对备付金管理的加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