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主打产品 养生堂也做电商

IP火得一塌糊涂 , 就连传统针对中老年的健康养生节目 , 健康养生第一大IP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也要做自有品牌做电商了 。IP火热的背后 , 是不是IP电商的时代就要来了?
养生堂的电商化升级
上周五 , 做了八年的BTV养生堂在自己的公众号发出“要改变”的决心 , 推出了“堂方”品牌 。当晚 , BTV养生堂播出了“春季养生”专题 。次日 , 养生堂在微信公众号的健康购(养生堂的微商城)上线了“堂方”第一季春季养生茶饮 , 首发当日 , 该款养生茶销售1万多件 。

养生堂主打产品 养生堂也做电商

文章插图
事实上 , BTV的养生堂栏目依当前互联网最热的概念 , 无疑算一个健康养生类IP 。这样一个观众主要是中老年人的健康养生电视栏目 , 正在尝试它的商业化途径 。
IP是什么?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为“知识产权” 。在互联网时代 , IP不再是打官司时才会提到的遥远术语 , 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人、一个漫画、一个栏目……其存在的核心是有广泛的影响力 , 影响力的正负、吸粉能力的大小决定了IP的身价 。
养生堂作为北京电视台的招牌栏目 , 在中老年群体和健康养生领域都具有强影响力 。据了解 , 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栏目在全国有5000多万的电视受众 , 多为中老年观众 , 微信公众号也有200万粉丝 , 作为一档日播节目 , 以0.8的收视率在健康养生类节目中高居榜首 。
以罗辑思维600多万的粉丝数参照 , 养生堂的IP价值并不小 。此前 , 养生堂的商业化路径主要是电视广告+微信公众号卖一些赞助商或健康养生类产品 , 做的不温不火 , 200万的粉丝 , 销量可以忽略不计 。
这一次“升级” , 养生堂则有了一套商业化的成熟思路 。
据了解 , 养生堂推出了自主品牌“堂方” , 为打通电视栏目和产品销售之间的链条 , 养生堂的节目内容制作和播放也与健康购的产品形成了联动 , 节目的内容专题 , 明确指向公众号和品牌、产品 。
如果仅仅这样 , 从电视观众到电商销售 , 转化率可以预测并不会有何惊喜 。
但养生堂的做法是 , 在电视观众和电商之间 , 插入了一个“社群”层 。这与罗辑思维的做法极其相似 , 通过一个个微信群、线下社群 , 将粉丝沉淀在社群 , 互动、沟通、推荐 , 最终完成销售 。
“养生堂做了半年 , 积累了很多知名医生、专家 , 紧紧抓住了中老年人这个忠实的人群 。养生堂的这一套打法 , 其实暗合了IP、社群、商业的闭环 , 而这种闭环 , 最终会形成强IP 。某电商知名从业者这样评价 。
电商是IP商业化最广泛的路径
事实上 , IP最暴力变现的方式是通过电影通过广告 , 动辄破十亿票房的电影 , 几十亿次点击网剧 , 几亿用户的游戏 , 都以短平快的方式实现了虚拟价值的货币化 。
2015年 , 最热的IP无疑是实现暴力变现的网络小说花千骨、盗墓笔记、鬼吹灯 , 是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 , 是大鹏的屌丝男士 , 是有妖气出品的十万个为什么……2016年继续燃烧的是开播破10亿点击的《太阳的后裔》是宋仲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