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的新进展和新趋势( 四 )


最后,当前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的构建中,重复建设非常严重 。外来的平台,张家来了,自己建自己的三级服务体系;李家来了,又要建自己独立的服务体系 。阿里村淘建的体系开放给京东用吗?反过来,京东帮能向阿里开放吗?就像国航、东航、南航等众多航空公司,业务每到一地,需要建自己的机场吗?这样,社会资源的浪费岂不太大?!我们非常期待农村电商也能有自己的“机场模式”,一个地方建一套开放接入、资源共享、一网多用的农村电商“机场”就够了 。可能有人说,人家是企业行为,有钱、任性,“法无禁止市场主体皆可为” 。但是,这些平台过来,是不是要求地方政府给配置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今后更多的市场主体过来,地方政府是否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支持?所以,我们迫切期待各地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上能尽快建成自己的“机场” 。好在怀远、博爱等地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 。
六、农村电商要“顺天时”、“接地气”、“服水土”
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如何?现在我们看到有这样几个趋势:
第一个,电商正在快速进入成年期 。“十二五”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5年 。“十三五”电商发展速度即便有所回落,也注定还会继续快速增长 。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它都会迎来自己的成年期 。成年期的电子商务,跟婴儿期的电子商务是不一样的,农村电商也如此 。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农村电商在内电商的政策体系、监管体系,都会因变而变 。
第二个趋势,“县域自生态”与“平台自生态”的角力,呼唤开放、融入、共享的农村电商新生态 。“县域自生态”,是农村电商发展中以县域已有的市场生态为主,通过本土生长和外来融入的方式带来变化,促进转型升级 。“平台自生态”,是以平台的生态模式为原则,外来平台进到一个县域,不管原有的市场生态如何,以我平台为主,更多采取一种外力挤压、乃至强力颠覆的方式,带来当地市场生态变化 。“县域自生态”与“平台自生态”,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农村电商落地县域的方式,从而带给当地不同的影响 。“十三五”期间,按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的要求,人们希望农村电商的发展能够处理好外来和本土的关系,经过市场博弈,争取用一种较低的成本,找到并进入到一个开放、融入、共享的农村电商的市场生态 。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趋势,比如,农产品上行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资源投入;跨平台、微平台、分享经济将在农村电商发展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子商务会更多地作用于供给侧,推动存量的转型;并且,在上述过程中,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等等 。
“十三五”期间,农村电商的发展,跟其他所有工作一样,都应该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引领 。商务部近期对于农村电商提出了一个“九字方针”,即“补短板、重上行、促竞争” 。我理解,补农村电商发展中的短板,就要针对农村电商的深层痛点发力,政府补短板,除了要在市场主体不愿意做的那些事情上补位外,还要对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重上行,包括所有农村产品的上行,当然,重中之重是农产品的上行;促竞争,如前所说,其实点到了农村电商新阶段、新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政府政策的取向 。
基于以上讨论,我也想不揣冒昧地就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补充三句话,九个字:
一是“顺天时”,农村电商是大趋势,必须顺应天时 。产业转型升级是大趋势,必须顺应天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