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920是电脑cpu吗?,我想知道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的鲲鹏处理器有啥特点

搭载华为鲲鹏920s处理器的台式电脑来了预装深度中标麒麟系统据太原晚报消息 , 9月4日,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山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山西鲲鹏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举办 。山西百信已与华为正式携手,将共同建设年产60万台台式机的大型生产基地 。会场内,山西百信还展示了双方合作的“主角”——基于华为鲲鹏构架的“太行220s”台式机样机和“恒山”服务器 。
据了解,“太行220s”台式机采用的CPU是华为鲲鹏920s,内部集成4核或者8核 。此外,该台式机支持最大64G内存,拥有独立显卡 。据了解 , “太行220s”台式机和“恒山”服务器主要瞄准我国潜力巨大的公务电脑市场 。
专家介绍,“太行220s”台式机安装的操作系统有“深度”和“中标麒麟”两种,都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 。在应用终端方面,“太行220s”台式机预装了办公学习、编程开发、图形图像、视屏播放、网络应用 , 以及 游戏 娱乐 等软件 , 完全可以满足公务及家庭范围使用者 。”
目前,“太行220s”台式机已经部分投产,并投放市场销售 。“该型号台式机在我市已经建成一条年产10万台的生产线,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唐槐产业园区内,5条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很快,我市将建成拥有年产60万台台式机产能的大型电脑生产基地 。”山西百信相关负责人表示 。
据介绍,山西百信是一家专注于自主可控、可信计算等领域的信息技术企业 , 始终专注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的产品研发与推广 。
华为鲲鹏920芯片是业界第一颗几nm的数据中心armcpu众所周知 , 这一年多以来 , 芯片断供成为了悬在大家头上的一把利剑 。所以大家都清楚 , 这段时间以来,大家都在努力的发展国产替代,就是尽量用国产芯片来替代国外芯片,尤其是美国的芯片 。
而近日,一款采用华为芯片的电脑曝光了,这款电脑采用了华为鲲鹏920芯片 , 国产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同时其它的核心也是全国产 。
这台电脑是黄河 科技 生产的,型号为Huanghe K680 G1,CPU为鲲鹏920-8C处理器、R7 430独立显卡、8GB的DDR4 2666内存、256GB SSD 。
另外也带有DVD光驱、键盘鼠标、180W电源,使用的是去年合并后的麒麟软件出品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据称其中像SSD硬件,甚至DDR4内存都可能是国产的,所以算是真正的国产电脑了 。
我们知道在服务器领域,华为的鲲鹏920芯片应用已经很广了,国内众多的企业,运营商等都使用上了华为的服务器,不再使用intel的X86芯片了 。
但在个人消费电脑上,使用鲲鹏920芯片的用户基本没有,毕竟个人用户对生态比较依赖 , 而鲲鹏920只能安装linux系统,无法安装windows是最大的短板 。
再加上ARM架构的芯片,在单核性能上不如X86架构的芯片,只有多核性能才表现给力,所以用于个人PC,缺点还是有点多的 。
所以这台电脑推出,究竟在个人市场能够引起多大的反响,暂时不知道,但我想如果使用鸿蒙系统 , 而不是银河麒麟 , 估计大家会更感兴趣一点,你觉得呢?
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这样的电脑能够早日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大家摆脱对intel芯片、windows的依赖,那就非常好了 , 这样也就不怕某些厂商断供了 。
鲲鹏9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吗华为自研处理器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直到鲲鹏920面世才广为人知 。鲲鹏920处理器采用ARM指令集架构,自主研发处理器微架构(类似Apple A15处理器和ARM架构的关系) 。
包含自研核的处理器——鲲鹏920,其性能可以对标intel高性能服务器(xeon-8180),虽然单核性能还是略低于skylake , 但是得益于更优秀的能效比和更多的核心,服务器整机性能比intel对标产品要好 。
鲲鹏920的处理器核 是超标量乱序多发射处理器,其发射带宽、执行单元数量、乱序深度这些硬指标都是业界第一梯队的(不得不提依然落后于Apple,但是远超ARM公版) 。
参考:鲲鹏开发重点4--ARM 性能优化
参考:华为鲲鹏920与英特尔至强8180对比
鲲鹏920 SoC框图
这里可以简单讲讲 乱序超标量处理器的核心性能衡量方法:
提升(或者说限制)性能的地方有很多,这里只是略微讲讲 。(如 发射带宽可能受制于取指带宽、执行带宽、提交带宽;乱序深度受制于寄存器数量、执行队列深度、Cache的MSHR数量等)
对于以上描述一头雾水但是又感兴趣的朋友 , 可以找找大话处理器或者超标量处理器设计之类的书籍学习学习 。
Apple A14 微架构框图
要提升性能首先要选择目标 , 就是要提升什么程序的性能 。可以像DSP一样就是提升某种数据处理场景的性能,但是CPU的性能提升一般选择有代表性的BenchMark,如 GeekBench 和 SPEC2000 这样的测试基准程序 。
然后,就是分析这些程序的指令模式,找出处理器的短板,并进行改良 。例如,处理器在运行SPEC程序时,发现大部分时间都没法做到每cycle执行6条指令,原因是SPEC程序cache命中率低,处理器等待数据从RAM送过来,所以我们可以加大Cache容量来保存更多的数据以提升性能,或者提高cache利用率(将更有用的数据保存在cache) , 或者想办法提前把要用的数据搬运到cache中去,等等 。
提升性能就是反复的分析现状、找到问题、给出改善方法 , 如此一步步、一点点提升处理器的性能 。这里讲的都很简单笼统,真实情况往往要复杂的多 。(此外,提升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提升频率,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如上所示的过程中,提升性能需要用到很多工具,其中一个重要工具就是处理器的模型 。
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做到等CPU都生产出来了,再去分析程序行为找出短板 , 然后再生产一个处理器,然后分析短板 。这种代价没有哪个公司能够承受得了 。(设计生产一个处理器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和至少几亿元的金钱,当然量产之后会摊平这个成本)
于是能够在处理器设计生产之前就进行性能分析改善非常有必要,但是这时候没有产品怎么进行分析呢?于是就做一个处理器的模型 , 这个模型要能够足够精确的反映最终产品的性能,然后分析程序行为、处理器短板的过程就在这个模型上进行 。等到这个模型所反映的性能达到目标了,就按照这个模型来设计处理器,并最终生产出性能达标的产品 。
学术界常用的处理器性能模型有Gem5,是开源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玩一玩,探索探索现代处理器的性能 。
这种模型不光有反映性能的模型 , 也有反映功耗的 , 反映成本的,等等 。
不过也别忘了:“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
这里从鲲鹏920开始,聊到自研处理器 , 聊到处理器性能 , 又聊了聊怎么提升处理器的性能 , 以及提升性能用到的重要工具 。
鲲鹏920处理器相当于什么水平八核版本的920s性能也就和牙膏厂几年前的i5 8250U差不多 。不过,920s的制程是7nm,TDP是65w,8250U的制程是14nm,TDP是15w 。
个人认为ARM版PC就是伪需求 , 它在性能上有无法避免的劣势 。PC吃单核性能,不管是windows、Linux还是mac都是如此,ARM处理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办法高频工作 。意法爱立信2012年就弄出了3.0GHz主频的ARM处理器,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款商用ARM处理器的主频超过3GHz 。羸弱的单核性能意味着ARM版PC只能进行轻量化操作 。
至于提升主频和多核性能 。目前的ARM处理器主频几乎都处在一个临界值,超过这个临界值主频每提升0.1GHz功耗就会呈指数增长 。多核性能强并不能说明什么 , 要不然哪来的i3默秒全?
况且,我们已经拥有了几乎是100%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拥有了X86指令集授权、甚至拥有了AMD打包授权的zen,为什么还要费大力气去弄一个甚至多个ARM版本的PC处理器呢?
没有“鲲鹏920S”或者“鲲鹏920 Lite”,华为已经在它们上市前公布了命名规则修改 。如今的命名方式是鲲鹏920-X2YZ
在修改命名规则前,鲲鹏920S代表的是单计算晶片(单晶片8个或6个4核簇)、单IO晶片的多晶片封装,区分于鲲鹏920代表双计算晶片、单IO晶片的多晶片封装 。鲲鹏920 Lite代表的是桌面级8核或4核的单晶片产品 。
这两者是不同的 。网上大量的误读中,称为鲲鹏920S的实际是鲲鹏920 Lite 。这可能和两者采用相同的引脚有关 。
鲲鹏920S,32核或24核,主打2.6GHz少量3.0GHz和2.4GHz
我看到的文档的对标,32核2.6GHz版本,当都使用gcc时的specint rate对标黄金志强6148(20C40T),可以解读为单核比启用超线程的线程占优、比不启用超线程的核则相当于七成多 。如果志强使用ICC,则性能对标6130(16C32T),即和启用超线程的线程相当、相当不启用超线程的核的六成 。
另外请注意,单核性能(speed)差距远大于多核性能(rate)折算出来的单核差距,说明对少量高负载核的睿频处理英特尔的“手艺”要好得多 。
所以 , 对于高通量负载已经可以作为一个选择,但对强调低负载下的响应时间的场景 , 则差距仍很明显 。
【鲲鹏920是电脑cpu吗?,我想知道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的鲲鹏处理器有啥特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