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每伏是多少天,三伏天每一伏是多少天

三伏天每一伏是多少天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 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 , 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 。“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
一般年份 , 每伏十天 , 三伏共三十天 。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 。因此 , “三伏”期共四十天 。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 , 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后正好四十天 。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 ,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 合起来称为三伏 。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 , 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 。一般说来 , “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 。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 。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
名称
另称
介绍
初伏
头伏
夏至1后第三个庚日2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 。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
中伏
二伏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3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 。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 , 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
者,则中伏为20天 。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
【三伏天每伏是多少天,三伏天每一伏是多少天】2008年“三伏”
初伏:7月19日
中伏:7月29日
末伏:8月8日

三伏天每伏是多少天,三伏天每一伏是多少天

文章插图
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每一伏有多少天1、一伏是十天,中伏是十天(有时是二十天),三伏是十天 。
2、三伏天,一伏是十天 , 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 。所以 , 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 , 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
3、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 , 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 , 就是第一伏的开始 。
4、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 , 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
三伏天每伏是多少天,三伏天每一伏是多少天

文章插图
三伏天一共几天,怎么算?三十天或四十天,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望采纳
三伏天每伏是多少天,三伏天每一伏是多少天

文章插图
每年三伏天一般首伏10天 二伏10天 三伏10天,但有时是: 首伏10天 二伏20天 三伏10天
三伏天每伏是多少天,三伏天每一伏是多少天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