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为什么是弥勒佛道场一众佛教道场山峰中 , 梵净山绝对会因为名字更受大家的更多关注,而梵净山也的确十分灵性,据说一直是神山,圣山的被称呼 。历史上留下过很多关于它的传说和记载,直到现在成为了旅游一定要去的十大景点之一 。只是这样的一个名气响亮,起名也很大气的山,为什么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另外梵净山求什么比较灵?
【弥勒佛道场在什么地方,梵净山为什么是弥勒佛道场】梵净山为什么是弥勒菩萨的道?。?

文章插图
梵净山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就在2004年9月,“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上,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发表讲话,言明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佛道?。?并且切实的确定了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 , 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和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 , 这几大中国佛教名山,从此以后佛教菩萨神佛们都各自有了自己确切的道场 。

文章插图
将梵净山这样一个名字上就意义重大的佛教圣山作为弥勒菩萨的道场 , 原理上是因为弥勒菩萨在佛教中所处的位置和意义,他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也是如来佛祖的接班人,是未来佛 。另外一直以来关于弥勒菩萨的道场说法就比较多,而受到中国佛教协会认可和宣布的就是在梵净山了 。

文章插图
如今梵净山有形似弥勒佛睡佛的山貌 , 有供奉弥勒佛的庙宇,有世界最大的弥勒金佛,梵净山已经是真正的成为了弥勒菩萨的道场了 。
梵净山求什么比较灵?

文章插图
梵净山是可以求很多么项目的,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很多要求可以去求一求,这里是弥勒佛的道?。掷掌腥钍枪芟较钅恐诙啵液桶认?,爱好亲近人们,所以在这里可以求很多事情,婚姻,事业,财富,健康 , 都是很灵验的 。
有弥勒佛的地方是哪里梵净山,是弥勒佛的道场 。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海拔2493米 , 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
弥勒佛祖的道场在哪里梵净山弥勒道场梵净山方圆八百里,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之间,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之一 。梵净山称“弥勒道场”,由来已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不少方志专家 , 查找古今史籍,实地蹋勘考察,寻访民间传说,确证梵净山宋元时代即为梵天净土 , 明代初年已成弥勒道场 。至明万历年间 , 钦命僧妙玄重开佛山,破山和尚传临济正宗,虽不专修弥勒净土,却容僧众禅净双修,并纷纷兴建或重修庙宇,环山建起四大皇庵、四十八座脚庵和金顶古庙群,道场于是盛极一时 。立于万历46年(1618年)、由朝廷户部郎中李芝彦撰文记载重建梵净山金顶的《敕赐碑》,高度评价梵净山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并对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兴盛赞颂不已:“自开辟迄今,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王公大人之钦谒 , 恒见月盛而日新,久已灵驰于两京,倾动于十三布政,劳旌于抚按、烦顾于道府 。”由此可见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地位及其影响 。下面介绍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形成过程 。(一)梵净山与辟支佛最早在梵净山活动的佛教派别是“辟支佛” 。目前的例证有:明朝喻政在《登梵净山》一诗中有“回溯昆仑是本根,辟支复起小昆仑”之句;清《贵州通志》、《铜仁府志》及《松桃厅志》都载有梵净山“又相传有辟支佛遗迹”字样;明万历46年〔1618年〕梵净山《敕赐碑》称“古佛道场”,明万历初年〔1573年〕金顶犘崖有“委系古迹名山”的记载 。“古佛道场”、“古迹名山”应是对梵净山“辟支佛”活动的记录 。当代研究梵净山佛教源流的张明、龙云清、吴恩泽等人,也认为梵净山佛教源于“辟支佛” 。辟支佛,即缘觉,系小乘佛派,盛行于唐代 。它通过观悟十二因缘(三世轮回)之理而得道 。关于梵净山辟支佛遗迹的生成年代,作家吴恩泽通过对汉传佛教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认为,辟支佛乘中的志向高远者仿效老子西出函谷关之举住锡梵净山,起码应在唐代之前 。他根据“汉明求法、佛教初传”之说认为,辟支佛乘进入梵净山修炼,最迟不应晚于小乘佛教早已失去中土道场的隋唐时期 。[7]吴恩泽先生在《名岳之宗梵净山》一书中,通过对梵净山老金顶的九皇洞、滴水岩附近的叫化洞、凤凰岭九龙壁和九龙池一带的巨大脚印等辟支佛遗迹的研究,对金顶及周围寺庙里佛像的位置设置研究认为,白莲社茂建红云金顶之前,金顶及周围简陋的寺庙应该初具规模,并且以弥勒上生兜率净土为信仰 。因此,白莲社鼎兴梵净山的时间应为南宋 。“古佛道场”、“委系古迹名山”之说 , 应是指南宋后期〔12世纪下半叶〕起——明万历初年〔1573年〕金顶犘崖记录颁令勘山的日期为止(中间排除元代佛教低潮时期) 。[8](二)梵净山与净土宗梵净山与弥勒有何因缘呢?刘先和先生根据民间传说结合佛教经典曾作细致研究 。他认为,唐代高僧玄奘与梵净山有密切关系 。据《唯识三字经》记载,玄奘是弥勒传承体系的第六代,前五代都是印度人,玄奘大师为中国第一代弥勒传嗣祖师 。据民间传说,玄奘和尚西天取经返回时,所乘白马穿云破雾,前蹄缘融梵净山,从马上撒下一迭经书,佛经落地,因缘得当 , 扎根显定,构成如今的“万卷书” 。相传若有人读得通这“万卷书” , 深明佛理,便可直升兜率天,亲听弥勒说法 。[9]由此可见,梵净山与弥勒因缘非同一般 。梵净山与弥勒的因缘不浅,则梵净山也就与净土宗密不可分 。“梵净山”之名首先即有浓厚的净土宗色彩 。梵净山,古称“三山谷”、“九龙山”、“月镜山”等 。为何又叫“梵净山”了呢?按乔松先生研究的结果,此名源于大乘佛教“净土宗” 。[10]“梵净”一词并非汉语原词 , 它得名于“梵天净土”教义 。“梵”是音译词,意为“寂静”,佛教没有“死亡” , 只有“涅盘” 。“梵天”就是指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涅盘寂静”的境界 。“净”即“无染无秽” 。而 “净土”正是净土宗勾画的理想王国,是“众生涅盘”后往生的极乐世界 。因此,梵净山称“古佛道场”且名为“梵净”,是佛教净土宗为“芸芸众生”提供的一条通向“梵天净土”之路 。“净土”教义在很早就已传入中国,东晋时就形成了中国南北两大净土信仰中心 。南北朝、隋及唐初,佛像塑得最多的,不是释迦佛祖,而是弥勒和阿弥陀 。因为弥勒佛是未来佛 , 佛典有“弥勒出世,脱离苦海”之说,所以弥勒净土在初唐以前 , 首先受到社会上层士大夫及知识分子的崇奉,初唐以后,一般佛徒信仰弥勒净土的也愈来愈多,社会影响也愈来愈大 。至宋代,佛教各宗兼修净土 , 净土宗盛极一时 。所以梵净山《敕赐碑》说:“独红云顶为最奇,宜白莲社之茂建 。”白莲社,即净土修行的宗教组织 。梵净山作为佛教胜地,无疑受净土宗极大的影响 。(三)梵净山与临济宗梵净山寺僧的教派和传法世系,由于历经战乱破坏 , 很难找到确切史料佐证 。据中国佛教史料考证,明清以来 , 到贵州来传法的主要是禅宗的临济宗 。从现存梵净山的僧墓僧塔来考查,一般也属临济宗世系 。据坝梅寺(承恩堂)碑载,受钦命重建金顶的僧人妙玄就是临济宗僧;据天庆寺的墓塔所载,大方和尚为临济宗三十四世,深持和尚为临济宗三十五世;又据坝梅寺墓塔碑载,坝梅寺住持破山和尚为临济宗三十一世 , 开山和尚为三十五世,密空和尚为三十七世 , 承恩堂方丈严兴为三十九世 。[11]明初各宗派,禅宗盛行 , 而以临济为最 。代表人物有宗泐、德宝等,“明末四大高僧”之祩宏(净土八祖)、真可、德清、智旭(净土九祖),均曾从德宝叩问禅要 。临济宗提倡禅净双修,所以发展很快,在德宝门下二世、三世形成“临济中兴” 。到明万历年间,受钦命到梵净山重开道场的妙玄,是师从德清的得道高僧,梵净山有他奉旨重建,把临济宗带到弥勒净土道场 , 使梵净山禅净双修盛极一时 。(四)梵净山与弥勒道场“净土宗”的教义是多样的,有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莲池”净土,有弥勒佛的“兜率极乐天宫”净土,有维摩居士(无动佛)的“东方妙喜世界”净土,有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净土,等等 。而梵净山就属于弥勒净土 。现存古碑称梵净山为“古佛道场”,最崇高的殿宇是金顶二殿(释迦殿和弥勒殿),不仅让弥勒与释迦并列,而且拜佛者在拜释迦后 , 要跨越天桥才能去拜弥勒 。设计的这个拜佛次序就突出了弥勒的至尊地位 。再则,在老金顶前的原建通明殿主位仍是供奉弥勒佛,意谓兜率天教主弥勒居此,通体光明,照耀世界,故名通明殿 。可见 , 梵净山古佛道场显然是弥勒净土道场 。所以梵净山《敕赐碑》载:“所谓大地乾坤,无边法界,极乐天宫乎?”正是对弥勒道场的描述 。说梵净山是弥勒道?。?千古年来还有其典故流传 。佛教经典《涅盘经》载:释加牟尼涅盘之际,大地震动,天鼓自鸣,四大海水波浪翻倒,须弥山自然倾摇 , 狂风奋发 , 林木摧折,萧索枯悴,骇异于常 。此时与须弥山神灵相通的梵净山地动山摇,也有如此感应,梵净山金顶泪如雨下 , 直入虚空,一声巨响,庞大的金顶刹那间一分为二,峡沟之中爆出一束金光冲入云霄,光天灿地 。如此情景正应了释迦牟尼在涅盘前对其弟子阿难所说:“你在这两棵树下为我铺置一个床座,头向北,面向西,我法当在北方长久地流传下去(《游行经》) 。中国正处印度以北 , 后来佛法盛传中国 , 成了佛教大国 。梵净山地处中华大地内陆的中心地带,这正是梵净山成为弥勒道场的缘起 。[12]关于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形成年代,乔松先生认为 , 不可能在弥勒净土信仰发展最快的初唐以前开山建立,因为任何道场开山,只有在教义已为当地信徒所普遍接受之后而不是这以前 。[13]赵幼立先生认为当在宋朝末年 , 一是从金顶“院道”摩崖记载明永乐初年踏勘“委系古迹名山”,说明开山肯定早于明代;二是根据乌江流域文物的发掘,唐朝在沿河建沿丰寺、宋朝在印江建西岩寺的史料记载,以及对净土宗的创立、发展过程的分析,梵净山佛教的开发繁盛期当在宋朝末年 。[14]乔松、赵幼立等人的研究基本可信 。据肖忠民研究,唐贞观年间(627—649)梵净山北部的天庆寺就已建成,宋代建炎年间(1127—1130)又在梵净山西部山腰建成天池寺(清代改名护国寺),元大德年间(1297—1307)在西部半山之薄刀岭与棉絮岭交界处建有山王殿,由此说明梵净山佛教开发早已从唐初开始 。[15]当然 , 弥勒道场的建成,理应在它开发到一定的时候,因此应晚于唐代 。从中国佛教发展史看来,从宋代开始 , 许多宗师常联系净土信仰而提倡念佛的修行,并且在民间推广净土信仰而成为风俗,这期间,净土法门成为佛教各宗的共同信仰 。虽然到宋徽宗
弥勒佛 都在哪里有寺庙 比较出名 或者道场呢弥勒道场 位于宁波奉化雪窦山
1932年 , 太虚大师就任雪窦寺方丈 , 弘扬“慈宗”,并将雪窦山奉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奉雪窦寺为弥勒道场 。1933年出版的《佛学辞典》载,“今有人提议于四大名山之外,加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 。”
1987年11月,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视察雪窦寺修复工作,建议增加弥勒宝殿,凸显五大名山、弥勒道场的特色 。1991年10月 , 弥勒宝殿圆满落成 。
1994年9月,举行弥勒宝殿大慈弥勒佛开光大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龙华寺方丈明旸法师亲临主法,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台湾华雨精舍导师印顺法师等发贺信、贺电 。
1995年,怡藏法师住持雪窦寺以来,秉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思想,致力于“建设弥勒道场” 。历经3年建设,融合弥勒修行法门的“大慈佛国”初具规模 。
- 佛心果的颜色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佛心果为什么五颜六色
- 佛诞日是什么日 什么是佛诞日
- 佛手掌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佛手花的家庭养殖方法
- 两大圣礼的意义是什么,佛教中的七圣是什么
- 佛手柑的功效与作用,佛手柑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 佛手掌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多肉佛手掌的养护与修剪
- 唐卡和佛牌有什么区别,佩戴唐卡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 佛教 什么是授记,授记是什么意思
- 七觉是哪七觉的意思,佛法的七觉支是什么意思
- 哈佛h2保养灯怎么归零,长城哈弗h2保养灯怎么归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