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稚悦儿童
来源 | 稚悦设计(ID:hb_sjty)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指教师为幼儿区域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区域空间、场地的设置、提供的操作材料等物的因素,也包括隐含在环境中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及区域学习氛围等人的因素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此,区域环境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环境之一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

文章插图
一、 创设“变化”的环境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来实现的,因此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把目标隐含在材料中,并根据需要不断调整材料,使区域活动环境充满趣味 。
1.根据需要,增减变化环境材料 。
不同年龄的幼儿呈现不同的年龄特点,如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大班的幼儿好探索,好思考等 。因此,我们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适合他们的材料,并随着时间、兴趣的变化而有所增减 。
2. 共同收集,积累变化的环境材料 。
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的过程对幼儿来说就是吸取信息的过程,每次区域活动讲评时,我就把每个区域记录本上个别幼儿的建议告诉所有小朋友,并且鼓励孩子们讨论“有没有其他物品能替代此物”等,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材料和环境的不断完善中 。正是在这样积累变化的环境发展了孩子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成为开启思想灵动的桥梁 。

文章插图
二、创设“自主”的环境
新《纲要》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的确作为学习者的每一位幼儿都是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的主体 。因此,我们强调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体现每一位孩子自主性的环境 。
1.自主设置区域 。
在设置区域时,一改以往教师说了算的现状,而是本着尊重的原则,把主动权交还给幼儿,让他们自己来设置区域 。在《人们是怎样工作的》,集中大家的意见,进行集体分析、规划,综合设计各区域,努力做到合理又方便 。在自主设置区域的过程中,幼儿成为了区域活动的主角,他们的合作、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文章插图
2. 自主选择区域 。
根据“异质同构”原理,幼儿对同一内容或同一问题有多方面的理解,因此我们在同一主题活动中创设同质异形的多个区域 。作为主体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进入 。但是,在这个全开放的自主选择过程中,又有一定的规则隐含在环境中 。如小班以形象实物刺激为主,让小班幼儿看小脚印知道区域人数;中班以替代物为主,如插牌进入,当区域中所有小袋子都满了,则表示拒绝进入;大班对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和学号比较熟悉,在进入区域的表格上签学号进入,表格上的数字则表示该区域可容纳的最多人数 。这种既自由又受一定约束的进入方式,使幼儿在特定区域环境中进行快乐学习 。

文章插图
三、创设“探索”的环境
探索的环境,往往隐含着一定的问题情境,而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因此,所创设的探索性环境既要指向性明确,又要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因为实现过程中,不同的幼儿会出现不同的与预设目标不相吻合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情况不断调整,包括调整环境所隐含的教育目标和材料 。
- 餐厅的风水忌讳 餐厅风水大忌图解
- 现在幼儿园小班都学什么 幼儿园小班学什么
- 关于幼儿园端午节的说说
- 公立幼儿园当保育员寒暑假有工资吗 保育员寒暑假有工资吗
- 幼儿园转让房租合同可以签一年吗
- 婚宴会场布置 婚宴现场布置方案
- 话说客厅的财位需要怎么布置呢
- 城头土命如何布置风水招财
- 2019年属马的人这样布置卧室会走财运
- 幼儿园毕业诗简短 幼儿园毕业诗完整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