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腾笼换鸟”( 二 )
2010年11月11日是腾讯成立12周年纪念日 , 当天 , 3Q大战之后的腾讯在央视发布了《弹指间 , 心无间》品牌广告 , 该广告成为其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宣言 。
那一天 , 也是腾讯12岁生日 。 掌门人马化腾完成庆典演讲后没有回家 , 而是驱车回到办公室 , 起草了一封《打开未来之门》的邮件致全体员工 , 信中称3Q大战带来了“深入骨髓的乏力感” , 他给所有腾讯人打气说:“再过12年 , 我们将会对这段日子脱帽致礼 。 ”
2011年6月 , 腾讯在北京举办了千人级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 宣布将原先封闭的公司内部资源向外部第三方无偿开放 , 包括开放API、社交组建、营销工具及QQ登录等 。 至此 , 腾讯由封闭走向开放 , 放弃大量业务的自营 , 转而成为相关创业者、生态企业的赋能型合作伙伴 。
时间进入2022年 , 接近12周年了 , 腾讯的确应该向当年的“公司成立以来从未遭到的巨大安全危机”脱帽致礼了 。 由于那次巨痛 , 腾讯进行了巨大改变 , 由封闭走向开放 , 转型为一个“连接一切”的平台 , 从而在10年间完成数倍翻番的几何级增长 。 11年的开放战略 , 也让腾讯驶上快速发展新车道 , 成为中国甚至全球最重要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之一 。
谋变:主动做实体经济小助手
如果说 , 腾讯12年前的那场企业巨变是被动的 , 那12年后这场巨变则是腾讯主动选择的 。
从2021年4月始 , 腾讯启动新一轮(第四次)战略升级 , 将“可持续的社会价值创新”调整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目标 , 并于4月和8月宣布投资共计1000亿元资金支持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目标 。
而马化腾自己则在2021年12月的集团年度特刊上撰文写道:“以前习惯从产品出发做创新 , 今后要站在全局角度去寻找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 ”翻译一下 , 就是先找社会痛点 , 再利用科技力量做产品或方案来解决 , 做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小助手 。

文章图片
图3/5
腾讯为何做出这样一种选择?有两个重要原因 。
一是腾讯经过近三年探索 , 已坚定地认为“数实融合”适合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新赛道 。 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信息革命近年进入最关键时期 , 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政府事务全部看到数字化的好处 。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2021年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说 , 数实融合对于各行各业来说 , 以前是“选答题” , 今后成为“必答题” , 甚至我国实体经济未来数十年将是数字融合的数十年 。 在近三年 , 腾讯利用积累的用户、技术、安全和生态优势 , 已经助力各行各业进行多种数实融合尝试 , 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 。
第二大原因 , 数实融合符合国家战略需要 , 更是时代所需 。 经济学家诺斯说 , “技术进步、投资增加、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等 , 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 。 ”数实融合恰恰是顺应了制度所需和社会需求 。
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 在实现小康后 , 共同富裕成为国家新目标、新战略 , 而科技富民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 作为我国重要的数字科技企业之一 , 腾讯选择成为“时代的腾讯” , 未来大力发展数实融合 , 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抓手 。
从副业到主业
与上一次危机发生后仓促应对不同的是 , 早在2018年下半年 , 腾讯就敏锐地感觉到了数实融合的新机遇 , 并且开始了渐进的、主动性的战略改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