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腾笼换鸟”( 三 )
2018年9月30日 , 腾讯对外宣布第三次战略升级 , 方向是“扎根消费互联网 , 拥抱产业互联网” , 其内部将此称为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 。 “产业互联网”被腾讯认定为互联网的下半场 , 腾讯的使命是“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 。
2019年2月 , 马化腾亲自在《财经》杂志撰文 , 标题为《科技向善》 。 在文中 , 他先是设问 , “一个问题仍经常在我脑中出现:我们能不能通过科技缓解人们的苦楚 , 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 , 然后指出技术驱动的产业互联网完全可以解决社会痛点 , 回馈社会 。
外界可以看到 , 2018年下半年以来 , 腾讯骤然加大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力度 。 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 , 腾讯响应国家数字政务战略需求 , 推动了全国数字政务发展 。 再例如2020年腾讯打了一场新冠疫情同心战疫 , 其年初与武汉当地医疗团队打造了“新冠肺炎影像识别系统” , 两个月间为24000多名患者进行肺部CT诊断 , 后被搭载于医疗车用于快速筛查;腾讯还助武汉建立了“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 。
实际上 , 在企业端的生产、制造领域 , 腾讯借助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先科技 , 致力于使生产、制造各环节可测量、可持续优化 。 三年来已帮助三一重工、中国一汽、大疆农业等数百家企业开发数智制造系统 。

文章图片
图4/5
腾讯还十分关注“三农”领域以及乡村振兴 。 近年 , 腾讯启动了一个“为村”项目 , 核心是为每个村庄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提供一个移动互联网工具包 。
在腾讯内部 , 还出现一个引发全员关注的事例:2019年这家互联网企业破天荒地招聘了一位农学博士史磊刚 , 这位博士原先主业是分子育种设计 , 来腾讯后基本不坐班 , 而是和他的团队一起奔赴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说服农民、乡长、县长发展“智慧农业” , 将物联网、大数据等运用到农业生产、服务和销售中去 。 史磊刚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3年构建3个可落地推广复制的智慧农业模式 , 帮助100个县 。

文章图片
图5/5
在最新的品牌宣传片中 , 腾讯总结了过去三年的数实融合答卷——携手30多个行业 , 合力打造超过400个行业解决方案 。
正是因为有了前三年的数实融合实践 , 在2021年4月 , 腾讯才毅然宣布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转型 。 马化腾就此在员工信中写道:“公司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纳入公司核心战略 , 一起成为公司发展的底座 , 牵引所有核心业务 , 全面落实科技向善使命 。 ”
4月19日当天 , 腾讯同时宣布将为此首期投入500亿元 , 设立“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并推动战略落地 。 4个月后的8月18日 , 腾讯对外宣布再次增加500亿元资金 , 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 。
腾讯对外解释 , 首期500亿元资金多着眼于基础科学、教育创新、碳中和、FEW(食物、能源与水)、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领域的前瞻性探索;第二个500亿则呼应社会当下关切 , 聚焦在带动低收入增收、帮助医疗救助完善、促进乡村经济增效、资助普惠教育共享等切实带后富、帮后富的领域 , 长期、持续提供支持 。
腾笼换鸟谋新局
时至今日 , 还是有人将腾讯近年一系列变革以及战略转型宣言形容为务虚 , 担心其举着新旗帜 , 仍然会依赖旧路径 。 但笔者经过仔细分析 , 对此有些不同看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