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 , 许多小区还将业主的公共区域设为停车场 , 用于外来车辆收取停车费用 , 以及电梯广告投放等各种收益 , 每年少说也有100万元 。 但问题在于 , 无论是业主的物业费用还是这些公共区域赢利所得 , 物业都没有公示用到什么地方了 , 并且整体的物业服务质量下滑 , 不少业主认为自己在“花钱买罪受” , 平时寻求帮助的时候找不到人 , 催缴物业费的时候却十分积极 。 正因如此 , 近几年有关“取消物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
12月28日 , 央媒经济日报发文《物业费“花式催缴”背后……》 , 其中更是直接指出了当前物业存在的三大弊端:首先是服务水平
其次是公共收益不够透明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 小区共有产权取得的收益(如电梯广告、户外广告、停车费等收入应该视为公共收益) , 业主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 但在实际生活中 , 小区公共收益部分往往不能够做到公开透明 , 甚至称为了物业公司的“私房钱” , 随着这些问题的暴露 , 不仅使物业服务质量降格 , 也让越来越多的业主对此产生不满 。
最后是制度化建设乏善可陈 , 当前大多数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推广力度并不够 , 工作机制不健全 , 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 难以与物业企业形成合力 , 使得矛盾难以调和 , 甚至出现双方对簿公堂的情况 。 但问题在于 , 即使成立业主委员会也会受到物业百般阻拦 , 有一位网友分享的例子 , 自己所在的小区 , 建成10年后才成立第一个业主委员会 , 其中大部分的业主本身还就是物业的人员 。
那么物业能够像许多业主希望的那样能够“全面取消”吗?对此央媒新华社主办《半月谈》发表了一篇名为“物业不应是城市‘火药桶’”文章给出了答案:近几年 , 有关取消物业的呼声不绝于耳 。 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服务方式之前 , 物业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 更何况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不少物业兢兢业业、服务有方 , 深得业主信赖 , 不应将其“一刀切”对待 。
【物业好日子到头了?央媒直指三大弊端,3项“新权益”业主需知晓】
那么答案也就很明显了 , 在找到更好的替代服务方式之前 , 短期内物业并不会全面取消 , 并且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也会误伤那些兢兢业业、深得业主信赖的物业 。 不过对于业主来说 , 也没有必要过于失望 , 随着近两年一系列新规的发布 , 业主也能够翻身做主人了 , 比如2021年正式生效的民法典中 , 就明确规定:
1、超过2/3的业主共同参与表决 , 且同意的人数超过50% , 就能够依法更换小区物业;2、物业服务人员应当定期将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与收益情况等以合理方式向业主公开并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报告;3、物业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 , 在扣除合理成本后 , 属于业主共有 。
此外 , 7月13日住建部会同8部门印发了《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 , 根据要求接下来3年时间实现房地产秩序明显好转 , 主要针对开发商的偷工减料、买卖的虚假广告、租赁的克扣租金、物业收费不透明等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 其中物业行业存在的乱象自然也被纳入了重点整治范围 。 正如央媒经济日报强调的那样:对于居民普遍反映的“老大难”问题 , 物业公司有必要从深层次反思 , 从执行层面加以改进 , 切实拿出解决方案 , 确保物业费收得“物有所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