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皇太后 皇帝也有假货

在社会上,会发现有人假冒名人,这些人为了利益,会找一些江湖术士把自己乔装打扮,来冒名顶替 。在历史上,最夸张的就是化妆成皇帝 。像武侠小说《鹿鼎记》里面,就有假装的太后一说 。历史上竟然有一个人冒充皇子,并继承皇位,假皇帝在位14年,而且搞垮一个强盛王朝!这个假皇帝就是唐懿宗李漼,据说他是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 -859年9月7日/10日 )的长子 。这件事情一直到了现在,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时候,才产生疑问,发现李漼不是唐宣宗的儿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说《旧唐书》里面说唐宣宗一共11个儿子,但不包括李漼 。唐宣宗李忱,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李忱于长庆元年(821年)获封光王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 。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在对外方面,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 。尤以收复河湟之举,为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 。李忱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恭谨节俭,且惠爱民物 。他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所以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仍思咏不已,称李忱为”小太宗” 。但亦有史家认为李忱”知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节”、”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最终招致”内臣争立嗣君,几至于乱”的后果。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他在位十三年,庙号宣宗,葬于贞陵 。李忱工诗,《全唐诗》录有其诗六首。《旧唐书》为何不记载李漼呢?很有可能就是他的皇帝位置是篡位得来的,李漼原来不过就是个郡王,他是被有些宦官冒名顶替坐上皇位的,专家认为这些宦官就是宦官、神策军首领王宗实等人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八月,唐宣宗李忱弥留之际,由于没有立太子 。宦官王宗实等人擅自书写诏书,立郓王李漼为皇太子,次日,唐宣宗大殓,皇太子李漼在灵柩前即位,是为唐懿宗 。正是唐宣宗在立储问题上的反复纠结与再三犹豫,才给李漼假冒皇帝提供了机会,也才使身后会留下无数的隐患与无穷的遗憾 。这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初名李温,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唐朝第17任皇帝(859年-873年在位),据说是唐宣宗李忱长子 。大和七年,李漼生于籓邸 。他器度沉厚,姿貌雄杰,初封郓王 。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他在唐宣宗李忱驾崩后,由宦官王宗实拥立而监国,八月癸巳(859年9月10日)即位 。次年十一月丁丑(860年12月17日),李漼改元咸通 。咸通十四年七月辛巳(873年8月15日),李漼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一,庙号懿宗,葬于简陵 。李漼登上皇位后,唐朝的国力一天不如一天,他好像觉得江山来的太容易,所以不知道珍惜,特别喜欢享乐挥霍,最终导致唐朝走向了灭亡 。

真假皇太后 皇帝也有假货

文章插图
【真假皇太后 皇帝也有假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