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西洋参病虫害防治技术

【西洋参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西洋参病虫害防治技术】西洋参是名贵中药材 , 其可治肺虚久咳、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躁等 , 我国已有百多年的应用历史 , 原来大多从美国等国家进口 , 现在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江西、贵州、云南、河北、山东、安徽以及福建等省引种栽培成功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西洋参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吧!
黑斑病
【发病特征】黑斑病又称斑点病 , 发病率为20~30% , 雨季或湿度大时蔓延快 , 应早防早治 。发病初期 , 叶部、叶柄及茎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 , 逐步扩展凹陷、产生黑色绒状霉层 , 叶子凋萎 , 植株早期折倒、死苗 。果实染病后产生黑褐色霉层 , 干秕脱落 。3~4年生植株比1~2年生者发病严重 。

西洋参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西洋参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插图
【防治方法】在参苗展叶后用代森锰锌800倍液或代森铵500~800倍液 , 将叶正反面和植株各部位均匀喷到 。发现病叶病株及时拔掉烧毁、消除病源 。
猝倒病
【发病特征】猝倒病为西洋参苗期一种较易发生的病害 , 严重时参苗成片死亡 。病状在发病初期 , 幼苗近地面处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 , 很快扩大 , 茎收缩变软而倒伏死亡 。
【防治方法】一般用400倍波尔多液或800~1000倍代森锰锌水液喷雾 , 兼防其他病害 。参园要排水通气良好 , 避免湿度过大 ,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 周围用400倍甲醛水溶液或石灰水消毒 , 消除病源 。
锈腐病
【发病特征】种子裂口处芽胞和根部、芦头染病后出现铁锈状的黄褐色病斑 , 逐渐扩展 , 造成内部组织破坏 , 病发部位产生小颗粒物质(病原孢子堆) , 继续繁殖使表皮层破裂腐烂 。一般由带病种苗、病根残体、土壤水浸染和人为活动传播 。
【防治方法】发病盛期在6~8月间 , 种苗须严格检疫 , 发现病株提前采挖 , 土壤用石灰消毒灭菌 , 平常要排水通风 , 烧毁杂草 。用代森锰锌800倍水液、多抗霉素200单位或代森铵500~800倍水液浸8~15分钟 , 晾干后再移栽 。种子无论带菌与否均需用药剂处理 。
立枯病
【发病特征】染病多在幼苗茎的基部距表土3~5厘米的干湿土交界处 , 幼茎呈现黄褐色凹陷的长斑 , 逐渐向内腐烂 , 输导组织被破坏而倒伏死亡 , 故名立枯病 。一般苗过密 , 生长不良时易染此病 。
【防治方法】土壤和种子消毒灭菌处理常用波尔多液400倍水溶液、多菌灵400水溶液和代森锰锌、代森铵800倍水溶液防治 , 每平方米用药液4千克 , 渗入土层3~5厘米深 , 然后喷清水洗叶 , 以防发生药害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