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短视频创业 短视频创业是真的吗( 五 )


4月7日,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局工作人员对新京报采访人员表示,目前,相关企业法人一直无法联系,具体案件仍在调查中 。新京报采访人员致电浙江国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询问“流量王”等创业项目涉及的拉人头、分提成等模式 。其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所经营的项目为合理合法的二级分销,并非传销 。
被骗之后
被骗后,柳雪经常一个人躲在宿舍的上铺里 。她拉上布帘,躺在床上刷手机,看到好笑的段子,“咯咯咯”笑几声 。但这种短暂的快乐会在室友回来时立刻消失,因为“流量王”,寝室里另外几个女孩都被骗了钱,柳雪也成为了被孤立的对象 。很多时候,她一个人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其他女孩们的对话,大气儿都不敢喘 。
4月,这些曾深陷创业骗局的大学生们自发组成了维权群 。入群之后,柳雪发现,和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人遍布全国各地 。“这样的维权群总共有十三个,每个群都有二三百人 。”据她的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有1000余名被骗,涉案金额共计达400万元左右 。
学生们决定向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市北派出所报警 。但因网络传销难以取证、涉案范围广、管辖难定,导致无法准确调取电子记录,警方无法认定涉案组织的违法行为,学生们的报警无疾而终 。
4月11日,市北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该案件已在处理中,初步认定为经济纠纷,已对涉案大学生进行教育,具体办案细节不便透露 。
因为受骗,学生们时刻关注破案的信息,他们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发起了“大学生反诈骗”超话,搜寻着关于该案的证据 。最近,为了警示其他大学生,林阳牵头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揭露校园创业成功学“大师”的套路,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
随后,更多的骗局浮出了水面 。
“流量王”仅仅是骗局的冰山一角 。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中,搜索“校园创业”,仍可发现大量此类分享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账号,其话题点击量高达7173.3万次 。该类账号通常配以光鲜的个人简历,如大学创业三年成为某集团合伙人、帮助上万大学生实现经济自由等,而视频内容和文案也基本相似,大多为打扫寝室项目、旧衣回收项目、打印店项目 。
采访人员通过短视频平台私信了多个账号,均被要求添加个人微信 。一个名为“小开学长”的短视频博主在聊天中,向采访人员推荐了一款名为“元宇宙宠物店”的创业项目,称每个月躺赚几万块钱不是问题,没有任何风险 。
小开学长表示,现在正处于限时促销阶段,“想入会需要门槛费,原价2980,现在只要1980 。”在采访人员表示没有支付能力后,对方表示可先付1000元定金,等赚钱后再补齐尾款 。“名额紧张,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不然过几天就按原价收费了,你好好考虑考虑” 。
反诈民警陈东(化名)向新京报采访人员证实,以网络加盟等噱头不断发展下线,拉人头,收取入门费是一种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实际上,依赖网络平台的传销、诈骗犯罪,在数据调取方面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此外,有的涉案人员还会租用国外服务器,数据调取耗时久、周期长 。
在多年参与办案的过程中,陈东发现,网络传销会员多,组织人员之间的关系松散,甚至互不相识 。而在涉案资金认定方面,涉案人员通常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轻易地绕开了银行监管,“很多资金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后,很难直接认定哪一笔属于传销资金 。”
陈东用“打不尽的老鼠”,来形容网络上的传销诈骗团伙,“很多涉及传销的案件因为证据链无法闭合,层级、人数达不到刑责标准,参与者们来报案只能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陈东表示,在巨额利益驱使下,有的犯罪人员即使清楚会受到刑罚也会铤而走险,另起炉灶 。在他看来,网络传销有很强的裂变性和再生性,加大了基层干警的查办压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