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怎样合理避个人所得税(个人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11月6日颁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规定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必须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申报其与纳税相关的个人基础信息 。
【个人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这里指的“年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11个应税所得项目,即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

个人如何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文章插图
因此,无论是应纳税所得还是免税所得,只要总所得超过12万元,都应该将所有11项所得依法申报 。
实行申报机制之后,有许多纳税人就开始关注起了税务筹划问题 。工资以外的年终奖和兼职收入如何进行税务筹划?买房买车的支出又该如何将税额规划在最低限度?这些关于“税务筹划”的问题都是你应该关注的,它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你的收益 。
以下几点可作为税务筹划的参考建议 。
(1)投资国债免征个税 。根据规定,个人投资国债和特种金融债所得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国债素有“金边债券”之称,是各种理财渠道中最安全、稳妥的投资种类,可以将定期银行存款转换为国债或银行理财产品来免税以增加投资收益 。
(2)利用公积金 。根据所得税有关规定,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单位和个人住房公积金免税比例确定为12%,即职工每月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只要在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就可以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公积金、补充公积金来免税 。
(3)均衡地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收入和奖金,分次领取可以减少税负 。目前一般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征应纳税款,税率为5%~45% 。其中,工资收入越高,相应纳税就越多 。随着工资薪金的提高,如何合理节税的重要性便越高 。
专家建议,由于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工资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也越高,相应纳税就越多 。因此年终奖等收入采取“分批领取”的方法,可适当减少缴税额度;而兼职的收入,采取“分次申报”也可适当减税 。在纳税人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其分摊到各个纳税期内的收入应尽量均衡,最好不要大起大落,如实施季度奖、半年奖、过节费等薪金,会增加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
(4)充分利用税法中费用扣除的规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减少纳税 。例如,该居民个人出租住房的房屋修缮费可以作为房租收入的扣除项目,每月以每次800元为限扣除,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 。
(5)受近年来政府调控房地产的影响,个人住房转让纳税不可避免,因此尽量不要让这房产的增值部分变现,如果需要资金,可以考虑选择用财产作抵押进行信贷融资 。
(6)投资基金筹划税务 。投资开放式基金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较高收益,还能达到筹划税务的效果 。由于基金获得的股息、红利及企业债的利息收入,由上市公司向基金派发时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因此,基金向个人投资者分配时不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投资者可以投资的开放式基金主要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 。以货币型基金为例,目前货币型基金的年收益降到了2%以下,但考虑不纳税因素,仍然比一年期的税后储蓄收益要高一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