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食草动物 非洲食草动物有哪些( 二 )


这么彪悍的物种是怎样养成的呢?或许与它们超高的幼崽淘汰率脱不了干系 。蜜獾幼崽只有一半能够活到成年,而死亡的一半幼崽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被其他成年蜜獾杀死的 。
虽说母蜜獾对幼崽十分照顾,每三五天就会叼着幼兽寻找新的洞穴,可一旦小蜜獾能自己行走时,母蜜獾就会与它“分房睡”,这样虽然能降低被捕食者发现从而一窝打尽的概率,但却也增加了幼崽独自面对危险的几率 。那些母亲不在身边,又能从其他成年蜜獾手里逃生的小蜜獾,天生就是强者 。
丰富的食物来源助长了蜜獾的嚣张气焰
世界上所有的食肉动物,按照其食性来看,笼统可以分成两大类:捕食者和清道夫 。食物来源较多以捕猎形式获取的,我们称之为捕食者;食腐属性较强的,我们称之为清道夫;需要知道的是,捕食者与清道夫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绝大多数的捕食者,也都能食腐,而清道夫也会捕猎 。
一般来说,清道夫会比捕食者更勇猛一些,这也是为何鬣狗比狮子猛的缘故,因为它们一旦受伤,大概率能通过食腐继续生存下去 。而捕食者一旦受伤,就会影响接下来的狩猎,捕获不到猎物,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 。
蜜獾的食性较杂,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爬虫、蜂蛹等大约60种动物,都是它的猎物;此外,坚果、浆果、腐肉等也是蜜獾的重要食物来源 。虽然蜜獾凶狠,甚至能捕杀幼年尼罗鳄,但它们的主食是一些比较容易获取的食物,比如蜂蛹等,这也就造就了蜜獾无所畏惧的性格 。
举报评论 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