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由来,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

【清华大学的由来,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
大学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学院,最早的大学诞生于12世纪 。由于当时欧洲因为宗教信仰而处于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教会需要有学院来培养和掌握知识的人才,以抵抗外界的压力 。这些学院开始提供不同领域的教育,包括神学、法律、医学和哲学等,同时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和知识体系 。
在大学的成长历程中,最可爱的贡献是独立自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学术自由” 。更重要的是,大学成为了一种智慧的集散地,他们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布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 , 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 , 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 。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 。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 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 , 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 , 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 。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 , 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 。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 。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 。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 , 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 , 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 , 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 , 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 , 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的由来,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

文章插图
清华的来历和历史简介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 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的发展历史:
清华大学的由来,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

文章插图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
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1946年迁回清华园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
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
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和辛丑条约以及后来的庚子赔款有着紧密的联系 。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由津入京 , 实际掌握大清皇权的慈禧太后挟着光绪帝狼狈逃亡西安 。昔日的皇家禁地北京遭到列强匪徒的洗劫 。劫后余生的大清政府为了安抚列强,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这就有了庚子赔款 。由于先期的中国留学生英语等学科知识基础差,不能适应美国的教学,为了对赴美留学生进行基础培训,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 。
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原来清华大学的建立竟和辛丑条约以及后来的庚子赔款有着紧密的联系 。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由津入京 , 实际掌握大清皇权的慈禧太后挟着光绪帝狼狈逃亡西安 。昔日的皇家禁地北京遭到列强匪徒的洗劫 。劫后余生的大清政府为了安抚列强,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这就有了庚子赔款 。
为此 , “慷慨大方”的清政府要向列强八国赔付本息共计九亿八千多万两(
清华大学的由来,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

文章插图
9亿8223万8150两)白银 , 相当于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12倍 。如果以当前市价计,保守估计约合1700多亿元人民币!日渐衰落的清政府中从1902年开始赔款,一直到清朝灭亡的12年,每年都在按时还款 。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成立 。为了得到列强的支持,不得不又背上了清朝的债务,直到到1940年 。
在庚子赔款的瓜分数额中,美国获得赔款总数的7.23%,约120多亿元人民币 。作为掠夺者之一的美国,应该巴不得让清政府尽快付清赔款 , 甚至还不满足 。然而美国却实施了退赔行动,为什么呢?这要从美国更长远的谋划说起 。
清华大学的由来,清华大学的由来和历史

文章插图
自中日甲午海战后,中国前往东瀛(日本)留学的学者逐年大量增加,使得近代中国受日本的影响越来越重,这引起了美国人的重视或警惕 。1904年底时任美国国务院远东问题顾问的柔克义(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减免部分拳乱赔款,资助清国留学美国》的建议书 , 1906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詹姆斯在给罗斯福总统的《备忘录》中指出“哪个国家能做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取得最大的收获” 。
“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到美国留学,接受美国教育,有利于传播美国思想,达到控制中国知识界思想的目的”,成了美国政府的共识,在他们看来与其涸辙而渔 , 加深与中国的民族矛盾 , 激发更加轰轰烈烈的类似“三元里抗英”、义和团抗击列强之类的反帝运动,哪如培养温顺的附庸国剥削的更加长远呢?
于是 , “清醒”的美国政府就准备“帮助”中国培养人才 。同时,当时的清政府也在做类似的努力,清朝驻美公使梁诚不断努力在美国朝野人士中大肆活动,请求美国退回赔款 。
美国同意给回一些退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退款1000多万美元 。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 。
1909年(清宣统元年) , 美国开始退还庚款 。为统筹考核留学生 , 外务部与学部上奏设立“游美学务处”并附设“肄业馆” 。7月17日(六月初一)游美学务处正式建立,后任命外务部署左丞、左参议兼学部丞参上行走周自齐担任总办,学部员外郎范源濂和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任驻美学生监督,三年间共组织三批近200人赴美留学 。
由于先期的中国留学生英语等学科知识基础差,不能适应美国的教学 , 为了对赴美留学生进行基础培训 ,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