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联的由来,春节对联的由来和寓意


春节对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 , 当时的民间已经开始在春节期间相互赠送对联、挂红灯等庆祝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对联的传统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 。
后来,明清时期对联的风气更加盛行,人们开始注重对联的词意和艺术性,通过对联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到了现代,春节对联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中国大陆,还在香港、台湾等地方普遍存在 。
春节对联的由来和寓意春联的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 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源远流长 , 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这是中国最早的对联 , 也是第一副春联 。

春节对联的由来,春节对联的由来和寓意

文章插图
春联的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20字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 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 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 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 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 联 。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 , 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 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 联的普遍盛行 。
春联的由来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 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 。每到这时,家人团聚 , 热烈庆祝,称为“过年” 。过年时 , 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 , 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 , 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来历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我为你介绍吧 。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春联 , 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 , 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 , 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 , 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 , 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 , 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
春节普天同庆 , 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 , 寓意六畜兴旺 , 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 。
与春联的来历有关的传说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 , 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 , 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 , 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 , 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 , 唐太宗生?。?听见门外鬼魅呼号 , 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 , 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 , 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
贴春联的寓意
1、继承传统习俗: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继承传统习俗的一种方式,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种延续 。
2、祈福民俗:春联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传统民俗功能,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
春联的书写要求
春联借鉴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 。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 。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
春联由来1、由来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 。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 , 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 , 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 ,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
春节对联的由来,春节对联的由来和寓意

文章插图
2、寓意(1)继承传统文化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从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对联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 。
(2)增加节日气氛
【春节对联的由来,春节对联的由来和寓意】春联象征着喜庆欢乐,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寓意过年、新年,增加节日气氛,看起来非常喜庆 。
(3)象征美好愿望
古人贴春联是为了驱邪保平安,而现在人们贴春联更是为了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阖家幸福 。
春节对联的由来,春节对联的由来和寓意

文章插图
3、讲究1.春联的上联和下联一定要分清楚:上联一般是仄声结尾,也就是三四声 , 下联一般是平声收尾,也就是一二声,仄起平收 。
2.左右要分清楚:仄声贴右边,平声贴左边 。
3.贴春联的最佳时间(2个时段):腊月二十九下午13点-15点,寓意来年红红火火;除夕早上6点-12点,寓意好事全在今年发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