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内容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我原本对孔子很是不屑的,觉得他是个热心权谋、为自己政治前途四处奔走而不可得的可怜虫;所有的思想充满了愚民和讨好统治阶级论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世界、对生活更多的了解,有了不同的认识,觉得孔子的确很了不起 。
道家的思想看似境界很高,但他的主要思想是一种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从杨朱逃离现实生活的隐士,到老子和庄子顺应自然、融入自然;都是一种逃避,前者逃离身体、后者逃离精神 。特别是后者,会让人感觉境界很高;但是人世这么复杂,有几个人能做到真正逍遥自在、有几个人能真正逃避呢?做不到、又有向往,这增加了人的痛苦,而没有切实解决的办法 。

孔子思想内容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文章插图
杨朱归隐思想
很多时候让人痛苦的不是身体的劳累或者物质生活的贫乏,而是精神无处安放;道家给所有人描述了一种美好的精神生活,画了一条极高的标准,然后没有提供任何可行的办法 。
孔子最了不起的地方之一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让人心安理得、充满热情的生活 。世上有太多无奈和不可控,人总要生活下去;说他愚民也好、说他讨好统治阶层也罢;孔子给人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按现在的话说,非常的正能量
他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他的思想是一套逻辑严密的体系,给你提供了一系列指导原则和判断标准,让人没有困惑的生活;就是说他解决了人精神无处安放问题 。他的思想体系是这样的:
“正名”:其思想的出发点是“正名”,他认为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当与它们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换句话说,每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含有一定的含义,这类事物应该做到与它们名字的含义、也就是其理想的本质相一致 。简单来说,每个人是啥身份,就应该干他这个身份应该做的事 。当然从逻辑上说,这个出发的原点是值得讨论的;但他从每个事物的正名、得出人也应该干自己身份相对应的事,在当时是深入人心的;起码对普通大众觉得合理的 。
“仁、义”:基于这个思想出发点,人应该行“仁、义”之事 。“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这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 。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做某种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应循的义务,是他应该做的 。怎么才知道“义”的内容?孔子认为,这些义务,或者该做的事本质应该是“爱人”,即“仁” 。出于爱心而不是利去做的事,就是人该做的事,即“义” 。就是说义是行为方式或准则,而这种行为方式的出发点是“仁” 。
“忠恕”之道:怎么判断是不是“仁”、或者说“仁”的准则是什么?这就是“忠恕”之道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就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忠恕之道是仁的实践,或者说仁的判据 。
“知命”:知命是孔子的人生态度、或者说行“仁义”之事的态度 。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的成功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而外部条件是否配合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 。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 。
孔子思想内容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文章插图
孔子讲学
这样从正名的出发点,给每个人提供了你要做的事、怎么判断是否做对,应该持有的态度都等 。世上有太多的无奈和不可控,是按道家的思想,整天努力追求逍遥自在而不可得、还是整天充满热情的融于生活?现在的我愿意选择后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