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毒株XBB和BQ.1冲上热搜 , 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 。 针对上海市民对于欧美地区毒株XBB和BQ.1传入的担心 ,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 , 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XBB和BQ.1毒株 , 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 , 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
被搅动呼啸的舆论 , 抢购脱销的蒙脱石散 , 种种乱象指向全民备战的深层担忧:从1月8日起 , 入境大门就会彻底打开 , XBB和BQ.1所带来的又一波感染潮终究无法避免 。 至于峰值有多大 , 目前还是未知 。 但面对网上一些轻描淡写的不屑 , 三甲觉得XBB和BQ.1的凶残一面是必须要和大家说清楚的 。
第一:XBB和BQ.1的传染性更强 。 XBB和BQ.1是奥密克戎新变异分支 , 与BA.5.2/BF.7比起来 , 传播力和免疫逃逸更强 。 尤其是XBB.1.5 , 与BA.5.2/BF.7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 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 , 其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 , 12月25日至31日40%的新冠确诊病例感染了这种新变种 , 比一个星期前几乎翻一番 , 由于其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 已经迅速取代BQ.1.1和BQ.1 , 成为美国的头号流行毒株 。
感染BA.5.2/BF.7所获得的自然免疫 , 能否躲得过XBB和BQ.1的侵袭 , 美国暴涨的病例已经给出了答案 , 其实三年多的全球抗疫也早已给出了答案 , 靠自然免疫获得的群体免疫以失败告终 。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国内人人都要再次感染XBB和BQ.1?有国内专家认为 , 再次感染主要会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 , 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风险比较小 , 而且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比第一次轻微 。 但即使按照国内专家的预测 ,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老人和孩子这些免疫力低下人群是一个巨大的、不容忽视的数字 , 他们面临的处境让人担忧 。
XBB和BQ.1引发的感染潮何时到来?国内专家预测 , 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 , 疫情规模将是现在的25%-50%左右 。 对这样的预测应保持谨慎 , 以XBB/BQ.1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来看 , 国内第二波感染潮的降临不排除会快得超出大多人的意料 。
【全民备战XBB和BQ.1,新毒株的凶残一面给大家交个底】第二:说说重症率和死亡率 。 有国内专家介绍XBB和BQ.1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 , 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XBB和BQ.1的国家没有增加 。 这样的认知看似波澜不惊 , 但就算XBB和BQ.带来25%-50%的二次感染潮 , 所造成的后果一定远远超过BA.5.2/BF.7 。
现下我们正在经历的是BA.5.2/BF.7带来的重症高峰 ,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肺炎、白肺、重症和死亡越来越多 。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 , 有一个重要原因不能无视 , 就是医疗挤兑 。 普通人对医疗挤兑的理解是挂不上号、看不上病、住不进院 。 其实远不止这些 。
为了解决新冠患者挂不上号、看不上病、住不进院的问题 , 很多医院都是全院一张床 , 无论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妇科等所有科室全部用来收治新冠患者 , 这些参与救治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在过去3年中绝大多数都没接触过新冠病例 , 再加上原有的专业壁垒相隔 , 临阵磨枪 , 边战边学救治新冠 , 这种低水平的救治成功率和动态清零时集中专业力量的高水平救治成功率肯定是没法比的 。 而全院都在与新冠打仗的状态又冲击了原有医疗秩序 , 同时又使因其他疾病需要就诊的患者受到挤兑 。
这种医疗秩序和救治模式不仅使重症和死亡越来越多 , 无法持续 , 从医护人员连轴转不堪重负的自身实际看同样无法持续 。 如果2023年再来一次感染潮 , 将极可能把医疗机构最后的底击穿 , 引发一系列更加严重的后果 。 毕竟有研究认为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 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人二次感染会加重病情和重症风险 , 医疗挤兑可能会比现在更严重 。
- 挂机手机 全民挂机游戏
- 节水标语口号大全 全民节水公益口号
- 抖音全民任务多少播放量才有钱
- 抖音全民任务审核要多久
- 曼晚观察曼联备战诺丁汉森林,曼联再现中卫荒,4件事情值得关注
- 诺氟沙星对xbb管用吗 诺氟沙星是什么药
- 世界全民读书日宣传标语
- 防汛抗台宣传标语 防汛防台日的宣传口号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怎么规定的
- 决战中考的口号 备战中考的口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