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是道教中的八位仙人 , 其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八卦和道家八仙洞的传说 。据说八仙是李逍遥之师吕洞宾 , 蓝采和、何仙姑、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和汉钟离等八位道家高人 。每个八仙都有不同的传说故事和神奇的能力 。世人常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形容他们的神奇能力和非凡智慧 。在传说中,八仙常常被描绘为喜欢饮酒、狂舞、弹琴、写诗等,他们的形象深深地融入到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生活当中 。
八仙的由来我们从小到大经常听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这八仙是指哪八个,一般人都知道,但是他们是怎么来的,就不一定知道了 。
根据明代吴元泰的长篇白话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 , 又名《上洞八仙传》记载:
所谓八仙,指的是铁拐李、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和曹国舅 。铁拐原名李玄 , 早年慕道,后来到华山拜老君为师 。回家之后,刻苦修道 , 终于悟到老君的旨意 。一天,他的魂去老君处赴约,并嘱咐徒弟守七天魄 。第六天,徒弟的母亲病危只好把李玄的尸身烧掉,回家探母 。第七天,李玄的魂归来 , 找不到尸身,正在没有办法的时候 , 发现一具饿莩的尸体,就钻了进去 。因此,李玄蓬头垢面,跛足拄拐,失去了本来的面目 。从此以后,人们便叫他铁拐先生 。
铁拐列入仙班之后,一次和仙童骑老君的青牛玩,不料青牛竟脱缰而去,到人间作乱 。铁拐因此被谪下凡 , 功满之后 , 复归仙班 。此后,铁拐常常降临人间 , 先后度化了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与何仙姑 。
钟离权号云房先生 , 是汉朝的大将 。一次,同吐番交战,铁拐帮助吐番得胜,钟离逃至山谷 , 经铁拐点化,顿悟大道 。以后隐居华山,日日修炼,终于成仙 。
蓝采和手持大板,边走边唱,行乞于市 。乞得钱 , 或济贫穷 , 或买酒醉饮 。后来和铁拐论道,一天白日飞升而去 。
张果老隐居中条山,曾得铁拐诸仙的传授 。他常常倒着骑白驴 , 不用时就像折纸一样把它叠起来 。唐明皇赐酒,张果就招来一个小道士喝,喝得过量,酒就从头顶上涌出来,小道士也变成集贤院的金榼,一个叫叶法善的,说张果是混沌初分时的白蝙蝠 , 话没说完就七窍流血而死了 。经明皇免冠跣足哀求,张果才答应用水噀其面,法善才又活过来 。天宝初 , 张果升入仙班 。
何仙姑,广州增城县人 。梦见神人教她吃云母粉 。吃过之后 , 身体变轻,往来山谷,其行如飞 。后经铁拐、采和引化,白日升仙 。
吕洞宾号纯阳子 , 六十四岁,举进士不第 。遇到钟离,钟离为他煮黄粱,洞宾则昏然而睡 。梦中极享荣华富贵,但结果犯罪被抄 。忽然醒来 , 黄粱未熟 。从此弃儒归隐 。接着 , 钟离设了十难来考验他的道心,此后 , 洞宾曾游江淮 , 降伏蛟精,为民除害 。又游岳阳,醉饮酒肆 , 并帮助酒家致富 。又游洛阳,宿妓白牡丹,被道友发觉 。后同钟离共度韩湘子 。
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子,有平空造酒、顷刻开花的异术 。一次,为韩愈表演,花中现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二行金字 。后来 , 韩愈被贬潮州 , 行至蓝关,正逢大雪,湘子扫雪而至,才知道事有定数 , 开始相信修真之道 。
钟、吕闲居蓬岛,取棋对弈 。钟离提起白牡丹和醉饮的事,洞宾认为他有意讽刺自己是个酒色之徒 , 很不愉快 。这时,下界一股杀气冲入霄汉,原来是宋室与北番交战 。钟离以气数推算,说北番萧后不久当被宋室所灭 。洞宾不服气,决定私降凡间帮助萧后 。他先派椿精助萧后进兵 , 接着亲自前往北番排下七十二座天门阵 。铁拐、钟离众仙得知,都很气愤 。钟离辞别道友 , 径至宋营 , 帮助杨家将大破天门阵 。阵上 , 钟、吕相遇,洞宾自知理屈,便随师父腾云而去 。回到仙界,洞宾请罪,湘子设筵,众仙和好如初 。上界八洞,已有七仙,还缺少一名 。于是众仙推举宋室曹太后之弟,凑足其数 。曹国舅因弟弟仗着国戚身分作恶多端,感到耻辱,就只身隐遁山林 , 修心炼性 。一天 , 钟离、洞宾游至处,就把他引入仙班 。至此,八仙全部聚齐 。
西王母的寿诞快到了,八仙就请老君写一寿词,制成云轴,然后一齐乘云飞往昆仑山赴蟠桃会,给王母祝寿 。王母见到云轴,非常高兴,就特别为八仙打开阆苑游览 , 又在瑶台之上设宴款待 。八仙乐极兴高,不觉大醉,便辞别王母而归 。辞别之际,忽见东海白浪滔天,风涛拍岸,浩浩荡荡,并无涯际 。这番景象,引动了八仙的游兴 。
八仙乘兴东游,飘飘然来到东海 。吕洞宾说,假如乘云过海,就显不出仙家的本事,不如每人拿出一件宝物放在水面之上,踏着宝物 , 各显神通过海,众仙一致同意 。八仙过海的事,惊动了龙宫 。东海龙王的太子出来巡视,看见蓝采和所踏的玉版,十分喜爱,就上前夺走 。采和也掉进了水中,被太子囚禁在幽室里面 。众仙登岸之后,不见采和,知道是龙王在作怪 。吕洞宾就用火葫芦烧海,海水鼎沸 。龙王急令放还采和 。洞宾、仙姑继续索取玉版,太子就是不还 。于是双方大战,太子阵亡 。龙王得信,大惊,派二太子领兵出战 。二太子被洞宾砍断一臂,大败亏输 。龙王大怒 , 尽发海中十万精兵,亲自督战,为二子报仇 。八仙齐心协力,杀败东海龙王,烧干海水,占领龙宫,收回玉版 。
东海龙王逃到南海,又约西海、北海龙王共战八仙 。八仙把泰山搬起来,扔到海中 , 使沧海变成良田 。南海龙王所率的雄兵,全军覆没 , 四海龙王侥幸逃脱,回到南海 。南海龙王提议,将八仙罪行写成奏表,上达玉帝 。玉帝览表,大怒,立即派天将赵元帅兴师问罪 。赵元帅与八仙交锋 , 手腕被打伤,败回天庭 。玉帝又命温、关、马、赵四元帅前去征剿,齐天大圣则为八仙助战 。正在危急时刻,老君、如来前来和解 。忽又一人驾云而至,乃是观音大士 。老君、如来请观音调解 。南海观音出面了,她说八仙不该杀龙王的儿子,龙王的儿子不该抢蓝采和的玉板,这样吧!八仙送给龙王两块玉板,双方这才停战收场 , 谢过观音之后都回家去了 。
读完这一个故事 , 我们知道了八仙的由来 , 从中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八仙齐心合力,才能成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团队互相合作,一群人走得更远!
八仙的由来八仙均为神仙中的散仙 。也是惩恶扬善,济世扶贫的神仙 。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八仙巧惩恶老财”是其中的一个 。但以“八仙庆寿”与“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 。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事迹”如下:
铁拐李 , 亦称李铁拐 。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 , 自号李孔目 。曾遇太上老君得道 。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 。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 , 故称“铁拐李” 。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 , 但情节有所不同 。
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 , 又号正阳子 。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 。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 。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 。见《东游记》 。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 。《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 。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 。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 。”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 。钟离权逭双髽髻以传道 , 手摇扇子 , 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张果老,亦名张果 。原为唐代道士 , 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 。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 。常倒骑白驴,日行万里 。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 。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 。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 。
何仙姑,名琼,永州零陵人 。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 。后又梦见神人教饵云母粉,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 。每日朝出 , 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 。后尸解仙去 。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 。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 。常衣破蓝衫,一足靴 , 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 。蓝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似醉非醉 , 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 。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
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 , 号纯阳子 。相传吕洞宾进士落第后遇钟离权 , 钟离于炉上煮黄粱饭 , 授枕予洞宾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 官、升侍郎、成亲、为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倏忽醒来 , 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梦而已 。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 。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 。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 。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
韩湘子,名湘,字清夫 , 传为韩愈之侄孙 。相传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堕死而尸解登仙 。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 。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 。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 。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于道 。韩湘子冒雪而来 。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 。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
【八仙由来,八仙的由来】曹国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 。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 。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伏罪 , 曹景休耻见于人而隐居山岩 , 葛巾野服,矢志修真 。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 。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
八仙过海八仙的由来引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这两个成语大家都不陌生 。主要的八仙也是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的八位神仙 , 这八位神仙都有着自己的神通之处 。也有很多网友们不知道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都各自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 什么样的本领 。具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

文章插图
二、各自的特点八仙过海,顾名思义就是八位神仙,这八位神仙分别就是铁拐李 。铁拐李也就是八仙中出?。?最早的是春秋战国的人物,得到李老君点化 , 然后成为了神仙 。铁拐李的神器也就是酒葫芦,传说故事中显示,在过海时拿起酒葫芦铁拐,李坐在上面就飘飘然的过海了 。第2位也就是汉钟离 , 是东汉魏晋的人物,是八仙传说中年代最远的一位神仙 。神话故事中记载到汉钟离的法宝就是芭蕉扇,在过海的时候,芭蕉扇就可以变得像船一样,汉钟离坐在扇子上过海 。

文章插图
二、小编的看法张果老属于唐代人物,因为年纪大 。所以就在他名字后面加了一个老字,表示尊重 。张果老的法宝就是三条腿的毛驴在过海的时候,张果老就拿起毛驴,然后骑在上面过海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 。蓝采和也是唐朝人物 , 是一位少年,而且酒量非常的好 。法宝就是手中的花篮,在过海的时候,这位少年坐在花篮中就能够飘过海了 。

文章插图
韩湘子这位仙人就有一些来头了,是韩愈的侄孙 。法宝就是手中的笛子,在过海的时候将笛子变成浮搓,就可以坐在上面过海了 。吕洞宾这位仙人大家都不陌生,吕洞宾法宝就是背上的黄龙宝剑 。在过海的时候拿起宝剑水波就不会那么的荡漾了,然后就可以架着宝剑过海 。曹国舅的法宝就是檀香云阳板,在过海的时候也可以当做船来进行使用 。最后一位就是何仙姑了,是唯一的女性 。法宝就是手中的荷叶,荷花在过海的时候,荷花就会变作莲台 , 何仙姑坐在上面就能够过海了 。
半斤八两的由来是什么八仙的由来及形象
八仙是中国道教及中国神话中的八位神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幼、贫贱富贵,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 , 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 。他们手持的法器或宝物,也称为“八宝” 。
八仙的由来
“八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拥有不同的含意 , 直到明朝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一般称为《东游记》),才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
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 。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 。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则以风僧寿、玄虚子取代张果老、何仙姑 。
刘海(或作刘海蟾)虽然现在不在八仙当中,但在许多地区仍位于八仙之列 。明《列仙全传》用刘海顶替了张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区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刘海代替汉钟离的,而台湾亦有用刘海替代蓝采和 。
日本也有类似的神明组合,称为“七福神” , 但其中多为印度教/佛教神明 。由于中日两地文化影响,加上七福神搭宝船的形象与八仙过海类似,也有学者认为七福神是由中国八仙而来 。
铁拐李
先说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 , 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 ,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 。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尸体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 。《历代神仙通鉴》称 , 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 , 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 。”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 。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 , 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
钟离权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 。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 。元时 , 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 。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 。《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 , 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 。《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 。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 , 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 。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 , 传道入崆峒山 , 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 。”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 , 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 , 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
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 , 隐居中条山 , 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 , 张果老佯死不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 。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 。张果只得进京 。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 , 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 , 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面而看不见 。从史传所记来看,张果不过是一位有些心虚的老朽江湖术士,要不何以数次装死以避征召呢?充其量不过会些幻术而已 。所以有关他的仙话,全都是道教凭借民间传闻,夸大其词,为了宣传需要而编造的 。《太平广记》还记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的来历 , 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 。”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 。”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 , 张果才救活他 。
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 。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 , 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 。《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 。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 。有说他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一带) , 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 。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 。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 , 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 。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 , 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 。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 。一说她是唐朝人 。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 , 游于罗浮山 , 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 。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 , 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 , 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 。《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身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 。后来她应召进京 , 途中离去 。一说她是宋朝人 。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 。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 , 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
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 。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 。是唐末至五代时人 。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 。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 。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 , 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 , 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 。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 , 四海为家 。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
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有说侄孙) , 《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 。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 。韩愈曾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 。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壮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 。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其事迹和《酉阳杂俎》所言大同小异 , 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
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 , 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 。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 。《宋史》有传 , 曹佾,字公伯 , 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 。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 , 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 。《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 , 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 。《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
形象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 , 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 , 而且都有些缺点 , 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挑、李铁拐酗酒成性等等 。
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 。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 , 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 。
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 , 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 。民间戏曲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办仙戏” 。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 。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
芭蕉扇(汉钟离)
葫 芦(铁拐李)
花 篮(蓝采和)
荷 花(何仙姑)
剑(吕洞宾)
笛 子(韩湘子)
鱼鼓(张果老)
玉板(曹国舅)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 。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
此时李铁拐抛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 。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 , 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 。之后八仙大开杀戒 , 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 , 一时之间惊涛骇浪 。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 。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
除上述以外,民间中关于八仙也有一些口碑传说 , 其中有则悲惨的“八仙过海”故事 。
北宋建隆年间,沙门岛(今庙岛)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从建隆三年开始,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沙门岛 。这样年复一年,岛上犯人越来越多 。但朝廷每年只拨给全岛三百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 。后来 , 沙门岛看守头目李庆便想了个狠毒办法:当犯人超过三百时,便将其中一些捆住手脚 , 扔进海里淹死,使岛上犯人总是保持在三百人内,如此被杀的 , 两年内就达七百余人,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凫水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没,一次 , 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将被杀的消息,便趁着天晴月朗,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跳入海中 , 往蓬莱山方向游去 。从沙门岛到蓬莱约三十里之遥,途中多数犯人体力不支淹死水中 , 只剩下八名身怀武功、体格健壮的善游者,借着水流游到了岸边,在蓬莱城北丹崖山下的狮子洞内躲了起来 。第二天,渔民发现了他们 , 当闻知八人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无不惊奇万分,把他们称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间传开了,并且越传越神,他们被传称为“八仙” , 演变成今天的“八仙过海”的故事 。
- 167号段是虚拟号段吗,67号段是联通号还是移动号
- 牛头的清理方法,牛肚怎么清洗与处理
- 过滤器的作用是 过滤器的作用是什么
- 小青龙的做法 麻辣小青龙的做法
- 天气之子片尾有没有彩蛋,动画《天气之子》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描写
- 大燕条和燕盏的区别,燕盏与燕条有什么区别
- 弥漫什么意思,弥漫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中事务的概念
- 真正的瓜子脸是什么样的,瓜子脸的脸型是什么样的
- 大猪蹄子由来,大猪蹄子是什么意思男人都是大猪蹄子出自哪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