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折叠屏催热OLED巨头竞食千亿市场( 三 )


目前 , TCL华星正在扩大柔性OLED面板的产能 。 据悉 , TCL华星武汉第6代柔性OLED面板厂 , 已经完成了二、三期的建设 , 正在推进产能的爬坡 。 此前 , TCL华星还接连放出大尺寸印刷OLED面板的消息 。
而随着京东方、TCL华星、和辉光电(688538.SH)、深天马(000050.SZ)、维信诺等柔性OLED面板新产能的释放 , 中国柔性OLED在全球的份额也会明显上升 。
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 , 中国面板企业的手机OLED面板市场份额 , 预计将从2021年的15%增长到2022年的27% 。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对采访人员表示 , 在手机等中小尺寸OLED面板技术方面 , 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 。 三星中小尺寸OLED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 市场份额相对下滑是可预见的 。
面对来自中国面板企业的竞争压力 , 三星方面也在积极应对 。 采访人员近日从三星方面获悉 , 2021年年底 , 三星显示QD-OLED面板开始出货 , 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这个传统优势领域外 , 正着力补齐OLED大尺寸领域的短板 。
而在遭遇此前日本对韩国的出口管制后 , 三星方面也在强化对整个供应链的把控能力 , 此前为推动QD-OLED发展 , 三星显示还与20家设备材料厂商签订共同技术开发合约 。
“OLED产业后续的竞争焦点将离开产能竞争 , 转向产业链竞争、专利竞争 。 ”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成电路研究所耿怡表示 。
实际上 , 除了OLED外 , Micro LED等作为新一代技术也引来了各路巨头的关注及布局 。 “无论是当下主流的LCD , 还是正在火起来的OLED和MLED , 其实都有各自的优劣势 , 也各有自己的市场空间 。 ”董敏告诉采访人员 。
采访人员也注意到 , 除了韩国面板巨头逐步退出LCD市场外 , 包括京东方、TCL华星等在内的面板龙头 , 多项技术路线均有布局 , 齐头并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