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珠三角沿海地区 , 东江以占全省18%的水资源总量 , 支撑28%人口的用水和48%的生产总值 , 2019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38.3% , 逼近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 。
甚至东江已经出现了因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问题 , 诸如枯水期流量锐减、咸潮上溯、生态恶化等 。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 , 开发利用率仅有1.3% 。
区域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和水资源重心 , 出现了严重“错配” 。
所以 , 近年来 , 从粤东、粤西到珠三角 , 三大片区接连启动了引调水的“超级工程” , 它们将重塑广东水资源格局: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 总投资350亿元 , 将把西江的水送往珠江口东岸 , 预计2024年建成;环北部湾(粤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也是通过西江调水 , 实现粤西地区的河流水系与水库互联互通;潮汕平原上的三江联通工程 , 则将把韩江、榕江、练江三江水系相连 。
对于深圳而言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 , 这座超大城市将实现“双水源供给、双水源互通” 。按照上个月刚出台的《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2020-2035)》 , 15年之后 , 深圳的年供水量又将增加近10亿立方米 , 还将打造“本地水、东江、西江、再生水”的供水网络 。

文章插图
城市的气候
从规划来看 , 生产生活节约用水 , 加上浩大的水利工程 , 能够缓解城市的缺水问题 。但是大自然的事儿 , 远比人们预设的更加错综复杂 。
2016年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高度城市化地区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 跟踪了1960年至2010年深圳10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指数 , 发现“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代表城市 , 近几年深圳有变干旱的趋势 。而由于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干旱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 。
该项目进一步提出 , 统计表明 , 深圳市年内气象干旱多发生于1月份 , 重旱多发于2月及11月 , 干旱多发区从郊区不断向中心城区靠拢 , 而且中心区域(罗湖区、福田区)的气象干旱发生频次有增加趋势 。
另有两份研究证明 , 华南地区平均降水及降水日数呈现减少趋势 , 而深圳市最易于冬季出现热岛效应 。
当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向城市集中 , 城市区域的近地层大气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 降水、气温、辐射等气候要素受到影响 , 从而形成一些以城市效应为主的局地气候 。
这种城市特有的气候中 , “热岛效应”最为耳熟 , 说的是城市中心地区近地面温度 , 普遍明显高于郊区及周边地区 。此外 , 还有“干岛效应、湿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等等 。
多组数据表明 , 这些异常的城市气象正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 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也在增强 。
上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同样提到 , 城市地区的“水-热-气”循环由“自然”一元驱动 , 向“自然-社会”二元驱动演进 。而且随着城市化加速 , 这种循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
人们为了活着 , 而聚集到城市 , 为了生活得更美好 , 而居留于城市 。当我们发现“城市气候”的异常 , 也理应意识到城市对于生态安全肩负的责任 。
- 太极图在风水上的作用 太极摆件图片
- 韦氏祖墓风水 秦王墓风水
- 山像乌龟有什么风水 怎样利用山上石头龟风水能量场
- 来宾市石牙乡风水宝地 齐都郎家看风水
- 青屏山公园 青城山的风水
- 石磨磨口朝向 石磨放置风水
- 出嫁女住娘家破财 在娘家大出血风水
- 风水球寓意 石雕喷泉风水球
- 朱庄怎么样 陆圈镇朱庄看风水
- 院子里榆树风水好吗 屋前榆树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