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韩森冢钱秦庄襄王墓保护碑】
一说:韩森冢为秦庄襄王陵,这是主流说法 。1956年该冢便以“秦庄襄王冢”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庄襄王是秦孝文王的庶子,原名异人,经吕不韦运作,终于回到秦国并成为王位继承人 。异人即王位后,任吕不韦为相 。三年后异人死,葬于当时的秦国隑川东北原,后异人的儿子秦王赢政谥父为庄襄王,就是现在的韩森寨,故历史上称韩森冢为“庄襄王”冢 。史载:庄襄王死后,据载:"葬芷阳" 。秦东陵就在芷阳,大概方位在现在临潼区油王村,一般说秦始皇的父母葬在芷阳秦东陵 。硬要说的话,现在这韩森冢其实也在秦芷阳县境内,也能说得过去 。
二说:传说此冢为刘进和史良娣墓所在地 。刘进是汉武帝的孙子,汉宣帝之父,巫蛊之祸被杀,葬于此地,得名:皇孙冢 。宋朝时期,皇孙冢已被讹传为韩生冢 。明代,韩生冢附近曾有部队驻军屯田,故得名韩森寨 。据《水经注图》记载:此地在西汉为奉明县 。《关中记》:“汉宣帝父曰悼皇,考母曰悼夫人,墓曰奉明园 。”说此地为皇孙冢也有一点道理 。但《汉书外戚传上》记载:史良娣的陵园戾后园,在皇后卫子夫的陵园思后园北侧,婆媳二人都葬在太子刘据的博望苑附近 。《三辅黄图》记载:博望苑在长安城南,杜门外五里有遗址 。汉博望苑在金城坊戾园东南 。金城坊西南隅匡道府,即汉思后园,北门有汉戾园 。要是依次说法,皇孙刘进的墓就不在这里了 。
三说:此墓是吕不韦的墓冢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隋唐嘉话》所载:"望京城东有冢,俗谓吕不韦冢,以其尖上,亦谓之尖冢,咸亨初,有英禅师言见鬼物云,秦庄襄王过其家索食,自言是其冢 。"这段文字有两层意思,老百姓都说这是吕不韦的坟,但是秦庄襄王托梦说这是自己的坟冢 。看来隋唐时期也认为这是秦庄襄王冢 。近几年出版的《陕西名人墓》认为:“据考证吕不韦墓在西安东郊” 。算是作为吕不韦冢的一点旁证 。
四说:此地原为先秦大墓,刘邦要掘墓助饷,村人为保护大墓,谎说此墓为秦代名医韩森之墓,韩森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广播,在世时深受百姓爱戴 。韩森死后,人们感其恩,以众人之力为其筑起巨冢,随取名韩森冢 。今村人多报此说法 。但也间接说明,民间口碑相传这是秦墓 。
五说:很多人都以为"韩森冢"是"韩信冢","韩森寨"是"韩信寨" 。这只是传说,没有史载根据 。反而是灞桥区新筑街道办新农村,原名龙王庙村,《关中胜迹图志》、《马氏通志》、《类编长安志》、《咸宁县志》卷十四的《陵墓志》都记载:“淮阴侯韩信墓在古长安城东三十里新店龙王庙堡西北,古冢,五丈见方,形似馒头,上有四棵千年古柏高耸古冢之上 。冢的南侧立一龟座石碑,上书“汉淮阴侯韩信之墓”,为大清乾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毕沅立石题字 。”所以说,此为韩信墓,最不可信 。

文章插图
韩森寨这块地方地形过高,是西安城东的制高点,向西全都是野地,视野开阔,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21年,北洋政府撤销了陈树藩陕西督军的职务,但陈树藩拒不交权 。冯玉祥部队在韩森冢上炮轰西安城,打击陈树藩 。影视剧《白鹿原》里面有一节“西安围城”的桥段,说的就是河南刘镇华镇嵩军围攻西安城的事,本地人叫“二虎守长安” 。当时刘镇华八月围城 。先头部队占领西安城西土门、城南小雁塔、城北含元殿、城东韩森寨,将西安城团团围住 。当时镇嵩军强占韩森寨,洗劫村庄,让村民在韩森寨制高点挖炮兵阵地,炮轰西安城 。当时西安市还没有设立,还叫长安县,刘镇华在韩森寨设立长安县政府 。村民深受其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