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次必须说清楚!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官宣”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从肺炎转变为上呼吸道感染,这也代表着,奥密克戎流行株的致病程度越来越弱 。
“阳”过的人都知道,感染奥密克戎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大多都为咳嗽咳痰、咽喉痛、头痛、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但,有人感染后,不发烧也不咳嗽,但双肺也已经白化 。也就是俗称的“白肺”!

白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次必须说清楚!

文章插图
什么是白肺?
白肺,其实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描述 。
我们知道,肺部是由肺泡组成的,肺泡里面充满空气,进行CT或者X线检查的时候,射线穿过肺泡,影像表现是黑色区域,但是当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就穿不透,在影像学上出现白色区域 。这个白色区域反映出来的是渗出物的影像学表现,并不是说肺脏组织实体变成了白色 。随着渗出液的吸收、炎症的消退,白肺的表现也会逐渐消退,肺部的出现了炎症就都叫白肺,白肺应该是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 。
一般来讲,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的比较多的时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了70%到80%,在临床上大家口语化称为“白肺”!
因此,不是只要出现了炎症就是白肺 。这个阶段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 。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尤其是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但是这样的患者占比非常低 。值得强调的是,现在网络上大家说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而是把它误称为白肺 。
万一发生“白肺”,咋办?
不仅仅是新冠病毒,多个病原体都可以引发肺部炎症,像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包括一些细菌,如军团菌都可以引发肺部的炎症,严重的时候都可以出现炎症表现 。
治疗上,根据目前的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主要是俯卧位通气,另外就是进行给氧治疗,包括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以及被网友称为“救命神器”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 。
若加强原发病的病因治疗,白肺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可以好转!
但这里也要提醒广大老年人,要加强健康状况的监测 。当老年人发生感染,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 。一般来说,对于老年重症患者不需要经过分级诊疗逐级转诊,要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进行就诊救治 。
白肺可以预防吗?
一般来说,白肺不能预防,只能说是预警!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可以在家中备一个血氧仪来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监测氧饱和度,一旦发现静息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3%,应该及时就医 。
家中若没有血氧仪,可以自测在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如果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或者排除发烧等其他因素,心率大于120次/分,就需要警惕,此时身体可能已经缺氧了 。
如何避免新冠感染因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的肺炎?
在冬季肺炎的发生比例较高 。青壮年若患上肺炎,体温马上就上来了,发烧、咳嗽咳痰等这些症状都很明显,往往会及时到医院就诊 。而老年人肺炎可能不发烧,也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部分老年人也表达不出来有何特别的症状,因此家人看到老年人不发烧也不咳嗽,有时候也就不重视了,可能会延误就诊 。
【白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次必须说清楚!】老年人肺炎的起病比较隐匿,有时没有明显症状 。不能按发烧、咳嗽、咳痰等年轻人的反应来观察老人 。要注意如果老年人突然不爱吃饭,整个人发蔫,或者嗜睡,要及时就诊 。要对老年人的情况密切观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