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是什么意思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
德治:特指统治者以德为指导思想,采取有益于人民的政治统治措施 。
法治: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 , 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 , 处理国事或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

文章插图
德治与法治的特点是什么德治: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
特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这是我们确立治国方略的根本指导思想 ,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 。
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强调“以德治国”,但决不是也决不能过分地夸大道德的社会作用,把道德说成是“万能”的 , 而只是要给予道德在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以应有的地位,使它与“法治”并行不悖,并驾齐驱,共同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
立法为人民,民以法为准,让“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互作用 , 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长治久安!

文章插图
什么是德治您好!
"德治",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 , 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 , 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 。
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 。"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
下文为卫君翰所作,见地甚为透彻 。
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以下几个重点来反映:
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
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 。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 。换句话说 , 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
子路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 。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
尧曰篇…不教而杀谓之虐… 。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而后杀就不算虐了 。
里仁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是说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贪图利益 。
宪问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如怨于社会国家时,若不以刑罚报之,何谓直?
2.德治是主观的理想 , 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 。
2-1.时间——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 。同前例,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 。善人为邦也要百年时间 。同篇中: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意指如有圣人为天子 , 也要三十年的时间 , 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
2-2.人民的生活情况——子路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和冉有一齐到了卫国 , 孔子见卫国人烟稠密 , 便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接形实剑褐卫砉沂? ,当人口多了以后,我们还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孔子说: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又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还能为他们再作些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要开始教育、教化他们的时候了 。由此可知使人民丰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
2-3.政治制度——德治和法治是指治国的方法,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则指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可采不同或相同的治国方法 。
如前所述 , 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 。因此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 。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 , 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 , 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
综言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养民步骤 庶——>富——>教
治国方法 法治由重而轻而无
————————————>
德治由轻而重
————————————>
政治制度 长久稳定合理的政治制度
=============================>
法治的特点是方便,收效快速;德治的优点则是:在早期可使法治的效果增加,中后期则可减少治国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民众理性且快乐 。故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早期增加了法治的成份,在中后期则加重德治的份量,并慢慢将法治成份减到最低,最终的目的还是使民有耻且格 。这也是义(宜)的表现之一吧!

文章插图
法治人治礼治和德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
法治 , 谓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 与“人治”相对 。
人治是“法治”的对称 。又称“贤人政治”,是关于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治理国家的治国方式和理论主张 。
德治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 , 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
礼治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以礼治国的思想学说 。荀子认为 , 礼使社会上的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2、理念不同
法治是依法治理国家,社会主要法制思想邓小平所提出的观点 。
人治以人来治理国家,是封建主义社会的弊端,封建社会已经灭亡是不可行的 。
礼治和德治是阐述的是同一个观点,礼仪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基本准则,但是用礼仪和道德治理国家,那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法律没有强制性了,如半夜睡觉不关门 , 人人如己 。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法治、人治是个舶来词 。遍考我国现代之经、史、子、集,我们都无从找到"法治"这两个字的组合 。
如德治、礼治则是在我国传统的著作如《礼记》等等中可以找到、证其渊源的 。
联系:
1、就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本身而言,在中国近代以前专制、人治思想是政治思想的主流,而从中国近代鸦片战争开始则逐渐向民主、法治思想转变,而德治贯穿社会生活 。
2、法治社会是基于人、礼、德演变过来的,如果没有了人文、缺少了礼仪更别说道德那也就是说法治不健全没有了说服力只有强制性,可见法治是社会进步所产生的 。
3、都是根据当时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

文章插图
【德治是指什么,道德法是什么意思】
- 冬天青蛙去哪里了,青蛙冬天躲在什么地方
- 为什么说小区园林很重要,你觉得小区的园林环境重要为什么
- 柳在名字中的寓意,柳字取名的含义是什么
- 化学中铁粉是什么,什么是铁粉丝
- 正时皮带和外部皮带的区别是什么,发动机皮带和正时皮带的区别
- 我是工厂上班可以申请信用卡吗?,你好我在工厂上班想办理信用卡需要什么条件
- 赠香给别人的寓意,男人给女人送香水代表什么意思
- 共享单车上有一行提示语是什么,保护共享单车标语
- 怎样制作烧麦皮 怎样制作烧麦皮用什么粉
- 虞在名字中的寓意,虞子博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