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而端午节的形成 , 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对天象文化的崇拜而演变而来 。在端午节这天 , 人们会举办很多的习俗来庆祝端午 , 而在不同的地方 , 有着不一样的文化 , 因此也形成不一样的习俗 。
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 , 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 , 所以有了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 , 这五种动物是古时北方盛传的五大毒物 。就现有文献记载来看 , 两汉时的北方端午风俗主要以避恶为主 。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 , 北方古人把端午视为“毒日、恶日”而避之 。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 , 瘟疫易流行 , 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 , 这才让北方古人逐渐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

文章插图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 , 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 , 一借雄黄以驱毒 , 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 , 又虎为兽中之王 , 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 , 自初一日起 , 取雄黄合酒洒之 , 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 , 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 , 亦可涂抹他处 , 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 , 饮雄黄酒 , 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 , …谓可除病延年 。”
打午时水
【过端午节的风俗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这个习俗主要在南方沿海一带 。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 , 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 , 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 。重午日的午时 , 阳上加阳 , 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之称;亦称龙目水、正阳水等 。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 , 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 , 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台南有取午时水打铁的传统 , 利用午时水的至阳之气 , 可让各项铁具更坚固耐用 。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 , 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闽南民间谚语说 , “午时洗目睭(眼睛) , 明到若乌鹙”;又说 , “午时水饮一嘴 , 较好补药吃三年” 。
- 冷血无情的面相 冷血无情面相有何特征
- 1977年属蛇一生有二婚是真的吗
- 颈纹的风水 颈纹风水面相
- 为什么越有钱越相信风水 越有钱的越信风水
- 鸡风水作用 鸡的寓意和象征风水
- 台北妈祖庙 台湾妈祖庙的建筑风格
- 1978年属蛇人42岁大难是真的嘛
- 小姑娘胸下垂是什么导致的 胸部下垂了怎么办?
- 卡尔威特的教育多少页 卡尔威特的教育主要内容
- 肺结节忌吃什么食物 肺结节吃什么食物散结节最快的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