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的发源地及终点,嫩江起源地流向终点

嫩江起源地流向终点嫩江发源于伊勒呼里山,从北向南 , 沿着大兴安岭东侧注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北源 。

嫩江的发源地及终点,嫩江起源地流向终点

文章插图
松花江的发源地1、北源松花江,即嫩江 , 是松花江最大支流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自北向南流至三岔河,全长1379公里 , 流域面积28.3万平方公里 , 占松花江总流域面积的51.9%,流量占松花江干流的31%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源头称南瓮河,河源高程1030m,自河源向东南流约172km后,在第十二站林场附近与二根河会合,之后称嫩江 。
2、南源松花江,是松花江正源,发源于东北屋脊长白山主峰长白山天池,海拔高程2744m,全长795公里 , 流域面积78180平方公里 , 占松花江流域总面积的14.33% 。它供给松花江39%的水量 。松花江上游又有两源:南源头道江、北源二道江,均发源于长白山 。两源在吉林靖宇县两江口相汇以后始称松花江 。北源二道江的上源又有五道自西向东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 。松花江上中游河谷狭窄,水量大,落差大 , 水力资源丰富 。
松花江流域西部以大兴安岭与额尔古讷河分界,海拔700~1700米,北部以小兴安岭与黑龙江为界,海拔1000~2000米,东南部以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与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为界,海拔200~2700米,西南部是松花江和辽河的松辽分水岭 , 海拔140~250米,松嫩平原,海拔50一200米,是流域内的主要农业区 。松花江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龙江后,与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广大平原组成有名的三江平原 。
嫩江的发源地及终点,嫩江起源地流向终点

文章插图
松花江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是比较大的河流 。它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自北向南流至三岔河,全长1379公里,,%;流量占松花江干流的31% 。嫩江接纳了许多发源于大小兴安岭的支流,主要有甘河、诺敏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科洛河、讷漠尔河、乌裕尔河等,组成树枝状的水系 。它在嫩江县以上河段,两岸高山陡峻,水流湍急,属于山间溪流性质河段;嫩江县以下,地势渐平;进入松嫩平原,江面逐渐开阔 。
南源第二松花江是松花江的正源,它发源于长白山的白头山,全长795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它供给松花江39%的水量 。第二松花江上游又有两源:南源头道江、北源二道江,均发源于白头山 。两源在吉林靖宇县两江口相汇以后始称第二松花江 。北源二道江的上源又有五道自西向东排列的白河,其中二道白河源出白头山天池,是第二松花江的正源 。第二松花江上中游河谷狭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
鸭绿江的发源地
在长白山
而入海口在丹东市
嫩江的发源地及终点,嫩江起源地流向终点

文章插图
嫩江的源头在哪里嫩江发源于鄂伦春自治旗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坡,是内蒙古的最大河流 。嫩江水系河网发达,湖泊较少,上游植被良好,森林覆盖面积广,水位变化小,河床稳定,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93.9亿立方米 。它自北向南纵贯呼伦贝尔盟和兴安盟,于三岔口附近与第二松花江汇合 。嫩江全长1369公里,在自治区境内719公里 。嫩江水系的支流分布不对称,西岸多于东岸,西岸支流几乎全在内蒙古境内,东岸黑龙江省境内支流很少 。
真有趣,大兴安岭西麓的水全流进了额尔古纳河,东麓、南麓的水都汇入了嫩江 。主要支流二根河、那都里河、多布库尔河、欧肯河、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霍林河等,基本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嫩江 。这番壮观的图景实在不可能看到,因为目力不及 。但你可以想象,那一条条清凉的溪流如何逐渐汇集,又怎样奔涌成河流向嫩江进发,就像孩子寻找他们的母亲 。在每一条嫩江支流的源头,森林蓊郁的绿色完全将晶莹的河水遮蔽,所以,它们流出大山进入平原仿佛突然出现在你眼前,碧波荡漾,奔流不息 。你当然还能想象得到绿水青山的相互依偎,高山耸立雄姿勃然,绿水环绕温柔多情 。
雅鲁河是嫩江源头之一,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博克图镇西部光头山 。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9110平方公里 。它在成吉思汗镇金界壕附近流入黑龙江省境内,绕了一圈回到内蒙古,在兴安盟扎赉特旗汇入嫩江 。雅鲁河支流密布,大多在河的右岸 。
【嫩江的发源地及终点,嫩江起源地流向终点】嫩江流域向东南伸展就是著名的松嫩平原 。古代,这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金大概觉得大兴安岭这条天然屏障也不足以抵挡彪悍骁勇的蒙古人,于是一条条金界壕在荒漠间蜿蜒 。嫩江的支流多少次与金界壕邂逅,条条碧流曾经怎样目睹大兴安岭下的两军对峙,战火熊熊 。大兴安岭和金界壕都没能阻挡成吉思汗的铁骑,那和嫩江主流几乎平行的金界壕遗迹犹存,却成为千古笑谈 。“成者为王败者寇”,这条金人修筑的宏大建筑奇怪地被后人称作“成吉思汗边堡” 。而实际上,成吉思汗并没有像秦人、汉人那样不断加固原有长城,他任这条形同虚设的“土龙”颓败 。在这条土龙南面,嫩江如同一条碧蓝的巨龙滋润万物,养育文明,千秋万代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
嫩江的发源地及终点,嫩江起源地流向终点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