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的节日是哪一天,刘三姐是哪个年代的人

刘三姐是哪个年代的人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 。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 。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 。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
据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 。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 。自编自唱,歌如泉涌 , 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 。十五岁时聘于林氏,唐开元十年(722年) , 为抗拒林氏逼婚,与情人张伟望出奔 , 不知所终 。民间多以为双双成仙而去 。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年),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 。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 。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 。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1984年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 。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另外,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 , 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风尚 。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 。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
刘三姐的资料简介电影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 , 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 。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 , 序号23 。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 。

刘三姐的节日是哪一天,刘三姐是哪个年代的人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刘三姐的节日是哪一天,刘三姐是哪个年代的人】相关传说
壮族歌手刘三姐的故事,主要流传在广西壮族同胞聚居区 。在桂西下枧河畔的下枧村,住有一位乳名善花的的刘姓小姑娘 , 因行三大家便唤她刘三姐 。
刘三姐 特别喜欢唱山歌,方圆百里闻名而来的小伙子和她对歌,没有一个能胜的 。莫村地主莫怀仁盘剥农民,刘三姐就唱山歌揭露他的丑恶行径 。为阻止刘三姐唱山歌,莫 怀仁使出种种卑劣手段,害得刘三姐失足坠水,漂到了桂林的七星岩 。
传说刘三姐在七星岩与一位看守米碾子的小伙子对唱了七天七夜,然后化做一对黄莺飞走了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
广西3月3日是几号2023广西3月3日是几号2022
广西3月3日是几号2022,我国有很多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传统的节日,对于广西来说每年的三月三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这天会举行很多的活动,那么广西3月3日是几号2022呢?
广西3月3日是几号20221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时间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是新历的2022年4月3日 。
一般来说是根据农历时间来举办的 , 小伙伴们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机,点开日历查看日历下方标注的时间就能知道具体日期在哪一天了 。
广西壮族三月三2022年假期安排 , 在“壮族三月三”节日期间,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也就是3月30日和31日,农历的三月初三和初四 。广西三月三相传是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一个节日,这天也被称为“歌仙节” 。
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其中包括吃五色糯米饭、抢花炮和抛绣球等等 。
争夺花炮:
在三月三的秋收后 , 部分人们自发组织抢花炮活动 。每一支参与活动的队伍需要八人,队员们可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把花炮放入篮子中就算胜利 。
这个活动大多是在河岸边或是山坡上,活动不限人数参赛,也不会记队伍的分数,三轮定胜负,每一轮将花炮抢到手并放入对方篮中为胜利 , 放入花炮多次的队伍获胜 。
丢绣球:
在这一天姑娘们要在歌圩节前将绣球赶制完毕,不过绣球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步骤还是比较繁琐的` 。需要先将十二片花瓣连成一个圆形,上面的每一个花瓣也不是普遍的花瓣,它代表着一年中某一个月份还要在上面绣上当月的花卉 。
然后要把豆粟或棉籽塞入绣球中,填充好后,在绣球上方系上一条绸带 , 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 , 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关于绣球的形状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可以是圆形的、多角形的 。
五彩斑斓的糯米饭:
在节日开始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彩蛋,五彩的糯米饭来源于人们采摘的五种不同植物的汁水 , 有枫叶、红兰草、紫蕃藤以及黄饭花 。吃了这种饭,寓意着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
广西3月3日是几号20222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是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
中文名:三月三
别称:元巳、上巳节
节日时间:农历三月三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活动: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 , 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
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汉族为上巳节 , 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
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
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 。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 。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
广西3月3日是几号20223
广西壮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1、三月三歌节
广西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
这一天 , 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
2、农历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
歌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节日,广西自治区在2014年规定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全民放两天假期 。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有哪些?
1、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 , 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 。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 。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
2、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 。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 。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 。女方若有意就答应 。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 , 唱爱慕歌、交情歌 。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 。
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
3、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 , 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
相传 , 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
4、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 。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 , 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 , 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 。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
歌剧刘三姐故事简介
刘三姐的节日是哪一天,刘三姐是哪个年代的人

文章插图
故事简介
刘三姐是唐朝时候的人,她是壮族杰出的民歌手,被誉为“歌仙”、“歌圣” 。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很多,有民间口头流传的,也有古籍和地方志所记述的,流传于广西宜山、柳州一带 。传说刘三姐家里贫穷,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种田养母 。
三姐聪明美丽,能歌善唱,财主莫怀仁想娶她为妻,遭三姐拒绝,莫怀仁便请来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图唱败三姐 。三位秀才撑船来刘三姐的家乡——广西宜州 , 先遇着在河边洗衣的三姐之“妹”,听她唱歌已够历害,后来,三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大败而返 。
莫怀仁于是在民间强行禁歌,但始终禁不住,恼羞成怒的莫怀仁阴谋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妇来告诉莫仁怀,说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 , 并领着他去看 。
当莫怀仁走进洞口时,三姐用拐杖在洞口边一敲,洞口立即关闭起来,把他夹死了 。后来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鱼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 。最后两人化作一对黄莺飞上了天 。这个故事优美生动,是建国以后对刘三姐传说最先整理出来的一篇 。
刘三姐的传说又一说是刘三姐聪明美丽、勤劳、善歌而远近闻名 。她与同村卖柴的歌手李小牛相爱 。财主莫怀仁以触犯礼教之名,把他俩捆绑丢下河里 。
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渔人救起,并收为义女 。后来,刘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怀仁请来三个歌手与三姐赛歌 , 大败而归 。
莫恼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绑装进猪笼,沉入河底 。三姐死后,人们在其坟前供祭两条大鲤鱼 , 祭间坟墓裂开 , 三姐跳出来骑着一条鲤鱼上了天,另一条鲤鱼变成了“鱼峰山” 。
拓展资料: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 , 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 , 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 。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 , 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 , 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3 。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 。
据了解,刘三姐的故事发生在“那莫圩”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 , 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
1984年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每年的这一天,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及其他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 。
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另外 , 各种商业贸易、投资洽谈等活动亦逐渐增加,形成“文化搭台 , 经济唱戏”的新风尚 。
届时,岭南壮乡四海宾朋云集,歌如海,人如潮 。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 , 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