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如果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

文章插图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 醉驾造成交通事故的处罚
- 醉酒驾驶取保候审后怎么办
- 批捕后要多长时间可以取保候审
- 第二次醉驾2021年如何判
- 关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2018 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
- 醉驾和非法拘禁能判缓刑吗
- 醉驾致人死亡副驾有责任吗
- 家属如何递交取保候审申请
- 醉驾取保候审出来两个月怎么任何通知没有
- 取保候审折抵缓刑吗 取保候审能折抵刑期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