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属狗的养几条鱼招财 82年出生的人养几条鱼旺财( 二 )


近日,《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印发,提出要实施重点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工程、亚洲象保护工程、旗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重点工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等,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
保护生物多样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从动物到植物、从陆地到江河,各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40年,约20种、数量近1000万尾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向长江放流,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和基因宝库,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介绍,中华鲟研究所自1982年成立以来,将人工保种、繁育放流作为长江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任务 。截至目前,中华鲟研究所已成功驯养60多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为其迁地保护奠定了技术基础;已掌握20多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长江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圆口铜鱼等 。
另一方面,栖息地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是生物多样性改善的重要条件之一 。目前,广东已建立1361个自然保护地,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框架初步建立,生态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 。同时,广东进一步加大动植物保护力度,修订发布《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
而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棵树”也有了博物馆 。日前,一家专门的珙桐历史博物馆在长阳开馆,博物馆里有近千张图片资料和近百万字文字资料,展现了百余年来珙桐生长、繁衍、迁徙的历史 。据介绍,珙桐又名“鸽子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
更多发现
新发布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生物物种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分类单元 。要实现更高效的保护,摸清家底很重要 。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在线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这项工作,已经持续了10余年 。
2008年开始,为了摸清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家底,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国内2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每条数据都由分类学专家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每年以年度名录的形式发布 。
据介绍,2022版名录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分类学专家完成 。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38293个,其中物种125034个,种下单元13259个 。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不断更新的数据,也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度中国学者在菌物分类学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380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124个菌物新名称,占全球新名称总数的近1/3 。
“生物物种名录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数据,只有本底清楚了,才有可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保护及相关的决策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是唯一一个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自发布以来,已经被广泛采用 。
据统计,从2018年至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在线物种页面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支撑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科学研究、保护决策及科学普及工作,对支持国家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相关国际公约具有重要意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