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厝风水的讲究 祠堂建在寺庙墙外风水说( 三 )




清刘大櫆《方氏支祠碑记》:“然吾以为后世之宗祠,犹有先王宗法之遗意,彼其所谓统宗之祠,族人莫不宗焉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三:“他们也是什么东西都丢光了,暂时住在 水东门 的娘家-- 岑氏宗祠里 。”《红楼梦》第五三回:“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大字......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幙,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 。只见贾府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殿拜毯,守焚池 。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 。礼毕,乐止,退出 。”


宗祠,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还是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 。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 。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 。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 。


祖厝风水的讲究 祠堂建在寺庙墙外风水说

文章插图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 。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 。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叫“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堂号就知道本族的来源,纪念祖先功德 。


俗话说,树大分杈 。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 。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来 。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 。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