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刻诗 , 岭南与湖南地区特别繁盛 , 并且有不少石刻群 , 自唐而后一直到近代都有诗作刻之 , 而唐诗尤其值得珍视 。
岭南地区唐代诗人李渤与李涉的南溪诗刻 , 非常具有代表性 。唐敬宗宝历二年 , 李渤因得罪宦官被贬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 其兄李涉被贬康州刺史途经桂州 , 兄弟二人同游南溪 , 李渤写下《南溪诗》刻于南溪山玄岩 , 李涉作了《唐玄岩铭》同刻于此 。《南溪诗》云:“玄岩丽南溪 , 新泉发幽色 。岩泉孕灵秀 , 云烟纷崖壁 。斜峰信天插 , 奇洞固神辟 。窈窕去未穷 , 环回势难极 。玉池似无水 , 玄井昏不测 。仙户掩复开 , 乳膏凝更滴 。丹砂有遗址 , 石径无留迹 。南眺苍梧云 , 北望洞庭客 。萧条风烟外 , 爽朗形神寂 。若值浮丘翁 , 从此谢尘役 。”表现南溪秀丽、清幽、灵动、奇险的绝佳风景 , 抒发自己辞谢尘役、逍遥物外的愿望 。诗前长叙交代作诗的缘由 , 与诗歌相得益彰 。唐文宗大和元年 , 李渤离开桂州时 , 又作了《留别南溪》诗:“常叹春泉去不回 , 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 , 手种岩花次第开 。”《留别隐山》诗:“如云不厌苍梧远 , 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 , 年年相望两依依 。”这两首诗分别刻于南溪和隐山的摩崖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 , 李渤的《南溪诗序》 , 《全唐诗》题款为“宝历三年” , 而石刻所署为“宝历二年三月七日叙” , 这是摩崖石刻订正传世文本之误的例证 。摩崖诗刻 , 有石上千秋之效 。
湖南地区永州朝阳岩石刻群有三处唐诗石刻:一处是大历十三年张舟《题朝阳岩伤故元中丞》诗刻 , 一处是牛嵸《题朝阳洞》诗刻 , 一处是李当、魏淙《题朝阳洞》唱和诗刻 。特别是李、魏唱和诗刻 , 可以看出题刻的来龙去脉 。《题朝阳洞》诗题署“义阳守李当” 。诗云:“江上朝阳洞 , 无人肯暂过 。今来惬心赏 , 回首恋烟罗 。”魏淙《奉和左丞八舅题朝阳洞》 , 题署“从甥前高州军事推官乡贡进士魏淙” 。诗云:“北阙飞新诏 , 东山喜更过 。文星动岩梦 , 章句别杉萝 。”诗后还有魏淙的长篇叙事 , 述说李当自中书舍人出为湖南观察使 , 除户部侍郎 , 出为河南尹 , 又移宣歙观察使、山南西道节度使 , 征拜吏部侍郎、尚书左丞 , 出为道州刺史 。在道州平定山贼 , 安定百姓 。后自道州移守申州 , 到了朝阳岩 , 游览朝阳洞而题诗 。这与李当诗题署“义阳守李当”适相吻合 , 因义阳就是申州 。魏淙文末署记:“咸通十四年十一日廿五日 , 魏淙题 , 进士崔鹏书 。零陵县令李玙镌辶 , 处士唐元真看题 , 判官陈楚 。”(录文参考张京华等《湖南朝阳岩石刻考释》)这样的石刻不仅保存了李当、魏淙的唱和诗 , 而且记载了李当在官职迁转过程中道经朝阳岩的情况 , 同时还留下了题刻的书写者与观览者的场景 。石刻上的诗篇与魏淙的书事 , 清人所编的《全唐诗》和《全唐文》都没有收录 , 具有很高的辑佚价值 。直到孙望先生编写《全唐诗补逸》时才将其辑入 , 但辑录时误录了诗的作者 。
- 武当山风水 黄姚真武山风水
- 触碰到心灵的治愈说说:把握好每次演出
- 北京青龙山风景区 青龙山 北京
-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能补交吗 养老保险能补交吗
- 佛教中谁会风水 佛山风水大师
- 灵魂相互吸引的感觉 知乎 灵魂相互吸引的感觉
- 风水物海神文昌塔灵验吗
- 云居山风景区 云居山风景
- 排名前20有灵性的宠物
- 公牛牌风湿骨痛灵好吗 公牛风湿骨痛灵胶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