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图 大刀的图片大全


大刀,最早称“长刀”,就是安有长柄的刀 。它创自后汉时期,尔后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兵器 。流传至今的大刀术,是中国武术中颇具特色的武术技能 。
『最早的大刀』
最早记载长刀的文献是《三国志·魏书·典韦传》 。文中说典韦形貌魁梧,臂力过人,“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 。又传说蜀将关羽所用的大刀形如偃月,故名偃月刀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说:“关王偃月刀,刀势既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

大刀图 大刀的图片大全

文章插图
晋代始有大刀之说 。《晋书·刘曜传》记载,晋将陈安被赵王刘曜击败,率精骑突围,出奔陕中 。刘曜,遣将军平先等追击陈安 。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则刀矛俱发”,一杀就是五、六人 。陈安死后,陇上人民很想念他,为他作壮士之歌,其歌词中有“七尺大刀奔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之句,可见,陈安大刀术非常精湛 。

大刀图 大刀的图片大全

文章插图
『唐宋大刀』
到了唐代,出现了“陌刀”,《资治通鉴》卷二O二注:“陌刀”,就是大刀,一举刀可杀敌人 。《唐六典》说“陌刀”是长刀,步兵所用的武器之一 。“陌刀”讲究重量 。《新唐书·张兴传》说:张兴为饶阳裨将,安禄山反,攻打饶阳,张兴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敌人登城,兴一举刀就杀数人,令敌丧胆 。
唐代最著名的陌刀将是李嗣业,他每为队头,所向必陷 。公元748年,高仙芝攻勃律,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 。吐蓄十万众据守娑勒城,依山傍水 。嗣业领步军持长刀上山头,大破敌军 。756年与安禄山大战于香积寺北 。敌突入,嗣业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嗣业杀十数人后,终于稳住了阵容(《旧唐书·李嗣业传》) 。

大刀图 大刀的图片大全

文章插图
唐代还有一种大刀,叫“拍刀”,《新唐书·阐棱传》说:阚棱,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一丈,名曰“拍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 。
宋代长柄刀发展成七种形制,即“棹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 。皆长柄,下端安铁簿(《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 。宋代的大刀重量超过唐代 。公元1166年,宋孝宗到白石阅兵,有数将独运大刀 。孝宗问:刀有多重?李瞬举奏曰:刀皆重数十斤 。孝宗听后很高兴,说:你们教阅精明 。并赏鞍马、金带 。宋水军都统制徐文“勇力过人,挥巨刀重五十斤,所向无前,人呼为‘徐大刀’”(《金史·徐文传》) 。
【大刀图 大刀的图片大全】南宋在春秋两季教阅时,必阅大刀术,每营选二十人阅习 。士卒持大刀皆长一丈二尺以上,用毡皮裹之,引斗52次,刀头不触地为合格(《宋史·兵九》) 。到了明代,出现了能运百斤大刀者 。公元1631年,武科会试,应试者王来聘和徐彦琦二人皆能运百斤大刀,但徐来琦未能入选 。为此,崇祯皇帝大怒,将考官及监试御史下狱,并悉贬兵部郎22人(《明史·姜名武传附王来聘传》) 。

大刀图 大刀的图片大全

文章插图
『清朝的大刀』
清朝时,把“舞大刀”列入了武科“技勇”中,作为测试内容 。大刀按三号、二号、头号分为80斤、100斤、120斤三种 。应试时,“刀必前后胸舞花”,不使刀坠地 。这种大刀是长杆大刀 。除此外,尚有一种清步兵用的大刀 。柄长可容两手把握,柄首有环,铜护手不大,刀刃特别宽大厚重,刃上部宽阔,刃体下直而上微屈,刃首是平线形,故不能刺人而手专于劈砍 。此种刀至民国仍然很发达,各省军队中的大刀队均用此刀,各地国术馆也用此刀为练武术的器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