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 “饭含”是古代丧葬习俗之一 。
在古代 , 上至天子 , 下至黎民百姓 , 死后入殓时都会在嘴里塞点东西 , 称为“饭含” 。
《白虎通?崩薨》载:“所以有饭含何也?缘生食 , 今死 , 不欲虚其口 , 故含 。用珠宝物何也?有益死者形体 , 故天子饭以玉 , 诸侯饭以珠 , 大夫以米 , 士以贝也 。”也就是说 , 人活着的时候都要吃东西 , 死了之后也不能饿着肚子 , 所以嘴里得含点东西 。
当然 , 天子、诸侯、士大夫和平民因身份和财力的不同 , 所含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
这里记载说 , “天子含玉、诸侯含珠” , 但在西周末年 , 周天子威信下降 , 各诸侯越礼的事多了去了 。
比如 , 考古人员在西周虢国国君虢季的夫人梁姬、西周倗国的国君夫人毕姬等人的墓葬中 , 都发现了“诸侯含玉”这一习俗 。
曾侯乙作为曾国的国君 , 死后口中含玉 , 也就不稀奇了 。

文章插图
其次 , 这些小动物都是玉质的 , 玉被古人赋予了特殊的道德含义 。
【古代葬俗中的饭含之礼 曾侯乙嘴巴里含有什么小动物】西周虢国国君虢季的夫人梁姬下葬时不仅口中含玉、腰下垫玉、足下踏玉 , 身边还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动物肖像玉 , 几乎把当时所有种类的玉器都用上了 。
为什么古人要用这么多玉随葬呢?
古人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君子无故 , 玉不离身” , 玉 , 代表着一种崇高的品德 , 是权力和圣洁的象征 , 所以依礼制 , 平民百姓不允许用玉 。
综上所述 , 用玉入殓既是死者尊贵身份的体现 , 又是对逝者身体、灵魂不朽的祈愿 。

文章插图
第三 , 古代湖北产玉 。
1978年 , 曾侯乙墓在湖北随州擂鼓墩碑被发现 。虽然史料中并无曾侯乙和曾国的任何记载 , 但考古人员根据铭文的记载推测 , 曾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随国” , 处于重要的交通要道——随枣走廊上 。
而随国盛产玉石 , 它的国君在死后多带几件玉器也在情理之中了 。

文章插图
第四 , 曾侯乙本人是个“吃货” 。
这些玉质的小动物都是常见的牛、羊、猪、鸭、鱼等 , 可见曾侯乙这位国君多么实在 , 为了避免死后饿肚子 , 就把这么多“食物”一块塞进嘴里了 。
对肉食来者不拒 , 即使放到今天 , 这位国君也是枚妥妥的“吃货”了 。
- 中国古代的十恶之罪指的是什么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 汉朝首都是在洛阳还是长安 我国古代汉朝首都在哪
- 数字8的风水含义是什么 杰在风水中的含义是什么
- 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工具
- 古代历史上黄马褂有什么权限 清朝和珅有几件黄马褂
- 古代做四大缺德事会有报应 民间四大缺德事是什么意思
- 风水中的龙门有什么讲究 龙王庙对风水的影响作用
- 司南小说中的主角到底是谁呢 司南讲的是什么故事
- 家中的仓库的朝向哪个方位比较好
- 古代十大酷刑都有哪些刑法 满清十大酷刑是哪十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