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对古代建筑艺术的重大影响 风水在古代建筑中的作用


风水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不单是一种理性精神,而且也有一种浪漫情致;就不单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 。总之,是理性与浪漫的交织、科学与艺术的共生 。
1.风水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独特文化体系
风水学与民间的"风水术"虽然同是"风水",但其有着很大的差异,必须明确划分,不能混为一谈 。
风水学,实际上是融合了地球物理磁向、星体天文气象、山川水文地质、生态建筑景观和宇宙生命信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并与哲学、美学、伦理学和宗教、民俗等众多的智慧,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文化体系 。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调谐自然,营造良好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获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风水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理论思维,形成了实用性很强、并独具特色的风水学科 。
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生存环境进行选址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涉及住宅、宫室、寺庙、村镇、城市规划建设等等 。风水学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基址的选择,即选择能在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良好信息的地理环境条件;二是对居所住处的布置和处理,包括自然环境的利用和调谐,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通道、供水排水等方面的定位与调整;三是在上述基础上装饰增加某些符号信息,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需求 。
风水学所倡导的寻求理想生存环境,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人类如何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还得依靠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至于在一些风水学的名著中经常出现的"吉"与"凶"、"生"与"煞"、"神"与"鬼"以及"阳"与"阴"等,即是"福"与"祸"、"好"与"坏"、"善"与"恶"和"正"与"反"等的相对应形容词,甚至是为了特别提醒人们引起重视的用语,比如把东北方向的过渡段"土用"称为"鬼门"等,绝不是恐吓,更不是"迷信"和"神秘化" 。
而民间的"风水术士"却是把风水理论加以神秘化,使其显得极为玄奥、深不可测,什么"主富贵"、"主升官"则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如果人们不去努力、不去争取、不去利用,甚至滥加破坏,那么再好的环境、再好的条件也都是无用的、不存在的 。为此,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风水学的真谛,倡导、宣传和在实践中弘扬风水学,使其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

风水对古代建筑艺术的重大影响 风水在古代建筑中的作用

文章插图
2.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的认识,几千年来不断形成和发展所认同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非常高超和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周易》所指出的"天人感应"、"道出于天"等内容,就已认识到人类社会是广阔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汉代大儒董仲舒更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主张 。到了宋代儒学派的理学发展,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主张,把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说得更清楚、更透彻 。
风水学,实质上是基于农耕文明的文化,缘起于"大地为母",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最基本的哲学内涵,提倡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自然的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最高境界 。崇尚"和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风水学所探索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天人合一"的有机自然观深深地渗透在风水学之中 。风水学以中国古典哲学阴阳思想为根本,来认识大地,选择地形 。古代的民居、聚落都依赖于自然、顺应气候和地势等自然条件来进行布局 。因,此,可以说风水学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是一种蕴藏着丰富哲理、可资借鉴的人类环境文化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