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不可逆转的刑罚方式,死刑的执行更加要谨慎 。在司法实践中死刑的执行也是慎之又慎的,但是也有些死刑是立即执行的 。
(一)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文章插图
(二)依法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三)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
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
(四)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经第二审程序不同意判处死刑而改判为死缓的,则同时为核准程序,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再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执行死刑有什么限制?
刑法典第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
这就是我国刑法中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死缓制度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人,又在是否实际执行的环节上留了一线生机,只要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均可适用死刑缓期执行的规定 。
根据上述规定,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罪该处死”,即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
二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这是适用死缓的基本条件 。
所谓“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刑法未作明确规定,但根据司法实践,通常是指犯罪后自首、立功或有其他法定从轻情节的;在共同犯罪中罪行不是最严重的;
因被害人的过错导致被告人激愤犯罪或者有其他表明容易改造的情节的;有令人怜悯的情节的;
有其他应当留有余地的情况 。由于死缓不是独立刑种,只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法,故判处死缓会出现不同结局 。
根据刑法典第50条之规定,对于死缓犯,有三种处理结局:
其一,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其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三,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
刑法典第51条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
【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法律规定 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适用条件】换言之,死缓判决确定之前的羁押时间不计算在缓期2年的期限之内,缓期2年届满后至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前的关押日数,则应计算在减刑之后的有期徒刑的刑期之内 。
- 小偷偷东西会被判刑吗 小偷偷东西如何判刑
- 员工受贿10万怎么判?员工受贿十万应该怎么判罪?
- 最高院判决确定履行之日 判决确定之日是哪天
- 诽谤罪是如何定义和判刑的
- 诈骗罪是怎么定罪的 诈骗罪是怎么判定的
- 涉案金额量刑标准 盗窃金额多少判刑多少年以上
- 关于判后答疑的法律规定 判后答疑笔录格式样本
- 拒不履行判决执行罪立案标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
- 怎么判断猫有没有蜱虫 怎么判断猫有蜱虫
- 如何认定网络诈骗罪 网络诈骗如何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