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是什么意思?扬汤止沸有什么典故?

扬汤止沸意思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 , 使它凉下来不沸腾 。它的原理是增大散热面积 。水在达到100摄氏度的时候就会沸腾 , “扬汤”就是将水舀起来举高 , 再慢慢的倒入锅中 , 在这个过程中 , 水的温度就变低了 , 锅中的沸点也降低了 , 所以水就会停止沸腾 。回到锅中的水会继续吸收热量 , 然后再次沸腾 。

扬汤止沸是什么意思?扬汤止沸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 ,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典故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 , 一人炊之 , 百人扬之 , 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 , 使不焦烂 。”
扬汤止沸是什么意思?扬汤止沸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刘廙是三国时期魏国人 。他的哥哥刘望之 , 被荆州刺史刘表所杀 , 他便投奔曹操 , 在曹操部下当一名秘书之类的官员 。刘廙有才 , 干事勤勉 , 受到曹操及其长子曹丕的器重 。当时 , 有个名叫魏讽的人 , 反对曹操 , 进行袭击 , 被人告发后 , 曹操就把魏讽处死了 。而刘廙的胞弟刘伟 , 是魏讽阴谋袭击曹操事件的同党 , 因此也被曹操诛杀 。按照当时法律 , 刘廙因弟弟牵连 , 也当获罪 , 并应全家抄斩 。可是曹操爱惜人才 , 同时也了解刘廙的为人和他弟弟刘伟根本不同 , 据审查得知 , 当时刘廙还曾劝说刘伟别跟魏讽往来 。
扬汤止沸是什么意思?扬汤止沸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扬汤止沸是什么意思?扬汤止沸有什么典故?】所以曹操下令 , 特别宽恕刘廙 , 不予判罪 。刘廙很感激曹操 , 他为此给曹操写了一封信 , 信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我的罪 , 例应灭绝祖宗和家族 , 幸而蒙您‘扬汤止沸’救了我和全家人的命 , 这样的大恩 , 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 , 今后我只有拼死为您效劳才是 。”“扬汤止沸”指播扬锅里的滚汤(开水) , 使它稍冷 , 暂不沸腾 , 是比喻宽缓急难的意思 。但后来人们在运用中 , 这句成语的原意有了变化 , 一般来用比喻临时采取紧急措施 ,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形容办法不够彻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