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活跃80%主播是女性( 二 )


小米的直播则最具创意:为展示Mi Max让人印象深刻的电池容量,小米让它一直直播,直到电量用尽,这场直播持续了19小时(电池用尽时间),超过3900万人次观看了直播 。
还有些品牌合作方式是提供品牌数字礼物 。
6,视频是个卖东西的好方法
电商正迅速利用这一渠道:京东在国庆期间利用斗鱼平台举行龙虾烹饪大赛,借此宣传旗下生鲜递送产品“京东生鲜” 。500万人观看,12天周期里京东生鲜GMV显著增长 。
【凌晨活跃80%主播是女性】另外阿里旗下淘宝启动了一个独立App淘宝Live,淘宝店主可以通过它描述产品、宣传新品、宣传限时折扣,而且除销售收入,这些店主还可以像主播一样通过虚拟礼物获得收入 。
此外还有名人参与:小米创始人雷军直接在自家直播App小米Live上启动了小米无人机,超过百万人观看 。
7,谁在直播?
根据对1500位主播的调查(瑞士信贷9月的一项调查):2/3多年龄低于26岁;一半以上至少受过大学教育;最常用形式是在直播平台上聊天 。
通常讲,中国直播App用户在性别和地区上有显著倾斜:主播中约有80% 是女性,但App适用人群中只有约20% 是女性,所以观众主要是男性 。这和礼物场景相符,其实送礼就是数字版的“我请你喝一杯”,这其实是表达“奉承”或“赞美”的信号,而收礼的人不会因这种形式而感觉被冒犯 。另外平台可以让主播和其头号粉丝永久锁定行为不端的用户 。
虽没有官方披露数据,但一些调查者认为:70% 礼物收入来自5% 的观众,这并不是说只有很少观众会送礼,而是一些观众非常慷慨,在这些App上花上几千美元 。
从地域上讲,观众中只有11% 来自(主要是通过发生“对话”行为的数据)一线城市,34% 来自二线城市,55% 来自三线城市 。直播成为他们对自己无法接触的世界的一扇窗户,礼物成为“购买接触”互动的一种方式,这种互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 。
8,从“网络红人”到“直播红人”
就像YouTube上浮现出新一类有影响力的人,直播也创造出一类新名人 。虽然第三方直播生态系统还在过程中,我们已能看到专门管理主播及和平台方谈利益分配的人才机构 。
很多直播App仍在试图弄清如何产生并货币化自己专业用户生产的内容即UGC,如YY平台几年前在中国创建了一个18位成员的流行女团,名为1931,成员来自4万个试镜人选 。
最后一些直播名人曾试图从业余型人才转向广播电视或电影专业人才,但成功的不多,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电影和电视图像分辨率比手机高得多,很多直播名人在大屏幕上看起来很不一样!
9,直播使用美化工具
除连接、带宽和智能手机普及这样明显的因素,另一项技术让主播看上去和听上去都更好——而且是“自动”的 。
没有时间化妆吗?没问题——主播可以使用美颜工具:磨皮遮瑕等(既然我们把直播比作视频版自拍,提一下中国也有很多美化自拍化妆和美图App);另外对于声音,映客也提供调整声音和音调的音效均衡器 。
有了这些功能,主播不需做很多准备也可以直播,最终用户可观看内容变多,对“未经加工”的主播来说,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不过仍需观察哪个类群的主播能长期活跃 。
10,在加工和缺乏加工间的紧张关系
虽然上面说到的工具让任何人都能以“加工过但没过度加工”方式直播,但很多受欢迎主播会把直播背景放在高度加工过的卧室中:
说到加工和未加工间的紧张关系,对一些更成熟网红来说,则有一些有趣的逆转:比如网红Papi酱的直播和她网络视频相比,就没那么好玩,然后她失去了很多粉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