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并依法律规定产生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文章插图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条,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 。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深圳离婚官司要怎么打有哪些法定离婚的情形
- 关于2022劳动节的心情说说
- 穿越后你能成为名留青史的红颜吗
- 可以请求返还彩礼的法定情形有那些
- 精神病人由谁监护 精神病人有监护权吗
- 法定离婚的条件有哪些 法定离婚条件有哪些
- 淘宝成为分销商怎么铺货 怎么成为淘小铺供货商
- 要怎么给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孩子上户
- 法定继承要遵循什么遗产分配原则
- 感情破裂的法定标准 法律上感情破裂的标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