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文章著名作家 春天里的秋天阅读答案



描写春天的文章著名作家 春天里的秋天阅读答案

文章插图
蒹葭,即芦苇 。入诗最早的水生植物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是先秦无名氏作品,说明此物知名度自古就很高 。我初识芦苇是在童年的故乡,是那种一见如故、相伴终生的植物朋友 。每个人心中所珍藏的尤物和念想各有不同,在我,山水和草木皆是,芦苇尤甚 。人间万物,相见有缘,反之,陌路 。
我生长在蒙古高原的扎鲁特山地 。山地地势高,气候亦寒冷,不过四季是分明的,绝不会提前或者拖延 。节令总是依时而至,像准时赴约的恋人 。家乡的芦苇,是报春者之一,春风一拂,就会举起它尖尖的角,急着往上蹿 。色泽微黄,且嫩,有着惊人的生命张力 。于是,家乡的胡鲁斯泰湿地一夜间便变了颜色,那颜色是属于春天的 。胡鲁斯泰,蒙古语:有芦苇的地方 。胡鲁斯泰湿地离我家不远,我学会了走路,便与它亲近起来 。从此,它是我从春到秋都可以看到的植物 。万千植物竞春而生,且都在视野之内,为何最先入眼的总是芦苇?这不仅仅是视力的选择,更是心灵的选择吧?作为水生植物的芦苇,似乎比其它植物长势要快 。阳光和春风到了胡鲁斯泰,就格外地勤奋起来,尤其对芦苇和菖蒲呵护有加 。对此体会最深的,怕是水禽和蛙类了,它们兴奋地绕湿地飞翔、鸣叫、追逐,把个春的气息,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 。水禽们的巢是筑在芦苇枝头的 。其中,苍鹭的筑巢功夫最为出色 。它们把生长中的芦苇枝头拼接起来织成巢,高高在上,甚为壮观 。凡湿地,芦苇必是主要角色,是领班者,它是人性植物,为为数众多的水禽、蛙类、昆虫提供生命之需 。也因为如此,我对芦苇开始有了好感,似乎它是在我的心田,而非湿地,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现在 。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神奇如画,所到之处,都留有不可不珍藏的珍贵记忆,尤其对芦苇繁生之地记忆尤为深刻,觉得那里也是故乡 。
有一年,我和一批作家诗人赴洞庭湖采风,时值晚秋,去登岳阳楼时,太阳刚刚升起,整个岳阳城仿佛都在烟水中漂浮 。抬头,宋人范仲淹的不朽文字《岳阳楼记》就在仰视处,于是垂手品读 。看来,今来登楼的,不仅是我们这些后人,与我们同步的,还有湿湿的湖风 。风声中,我忽闻一声苍老的轻咳,是范老先生吗?他是来补写《岳阳楼》记的续篇?的确,时光荏苒,世事苍黄,江山更迭,该补记的,一定也不少 。哦,先生辛苦 。举目眺望,八百里洞庭水,依然悠悠地流着,所展示的水光,把个三湘大地照个通亮 。那些粼粼水波里所隐匿的,何止是历史的一些些碎片?远处那一处小小岛屿,就是君山岛了 。它小,名气却很盛 。有人说,来到岳阳,要做三件事 。一登岳阳楼,二观洞庭水,三游君山岛 。登岛之后,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湖洲上的万亩芦苇荡 。好壮阔的芦苇王国呀,万亩之说并非虚词 。晚秋时节的芦花,美若霞色云翳,在秋风的吹拂下,形成无边的金色涟漪,缓缓推向水天连接处 。夏季上岛,要走水路,也就是乘船 。而晚秋时节,水退路出,可乘车而去 。好美的一座小岛,仿佛谁打开了一枚珠宝盒,怪不得尧女湘君来此游历,忘了回返 。斑竹们依然在,只是泪痕不见了 。是悠悠岁月,平复了谁的忧伤?而这里的芦苇,风雨千年初衷未改,依旧守卫在这一片生命水域,春绿秋黄,以它的白发,诉说着人间衷情 。苇荡上空,水禽们云片似地飞动着,蔚为壮观,那是苍鹭,第一眼我就认出了它,觉得它们曾经光顾过家乡湿地,在那里留下了它们清脆的鸣声 。这里的芦苇也高大挺拔,与家乡的芦苇十分相似 。君山岛被人称为“爱情岛”,是与悠远的历史传说有关 。相信这里的芦苇一定还记着它,用不着我来费一些笔墨 。凡有芦苇的地方,一定与我的故乡有些什么瓜葛,要不然为何感到如此亲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