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空风水真假 天道玄通风水


前章释道之无相之相,此章释得道之人之相 。
微、妙、玄、通,微者,小之极也,妙者,不可言也,玄者,妙之门也 。以此三者形容圣人,深不可识,虽然难以描述,但与道相通 。
难以描述,就勉强形容一下吧:
豫若冬涉川 。犹若畏四邻 。为人做事看起来很谨慎,而事实上是得道之人的自然警觉,时时处处带着警醒和觉知,不被外境所迷 。
俨若客 。看起来像在他人家里做客一样,有点拘谨,而事实上是得道之人的威仪,自然地注重细节 。
涣若冰将释 。外表看起来冷酷如冷,但一旦接触,接人待物又暖然似春 。
敦兮、其若朴 。外表看起来敦厚朴实,而内在却如钻石般光彩 。
旷兮、其若谷 。其心胸宽广如虚谷,却蕴含妙道于其中 。
浑兮、其若浊 。做人做事细节看起来跟常人没啥区别,胸中却自有一番清净天地,不被境迁 。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之徐生 。老子在传授修道之方:浊以静之徐清,面对世俗之浊,守静则慢慢变清;安以久之徐生,安住在清静无为中,火候到了自然有生发,该有该得的,自然会成就 。同时又反问,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这是守道之诀啊!敝者,道之长久也,新成者,新的障碍也 。
更多注解请参考憨山大师注本:
【憨山大师注】此言圣人体道深玄,故形神俱妙 。人能静定虚心,则故有常存也 。庄子谓嗜欲深者天机浅 。盖今世俗之人,以利欲熏心 。故形气秽浊粗鄙,固执而不化 。不得微妙玄通 。故天机浅露,极为易见,殆非有道气象 。皆是不善为士也 。老子因谓古之善为士者,不浅露易见 。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为不可识,最难形容 。特强为之形容耳 。然形容其行动也 。豫若冬涉川 。犹若畏四邻 。犹豫,行不进貌 。冬涉川,谓不敢遽进 。畏四邻,谓不敢妄动 。此乃从容不迫之意 。其威仪也,俨若客 。俨,谓肃然可观 。若客,谓谦退不敢直前 。其气也,涣若冰将释 。庄子谓暖然似春 。又云冰解冻释 。谓其气融和,使可亲爱之意 。其外貌也,敦兮其若朴 。敦,敦厚 。朴,无文饰也 。其中心也,旷兮其若谷 。旷,空也 。谷,虚也 。外体敦厚朴素,而中心空虚寂定也 。其迹也,浑兮其若浊 。浑,与混同 。谓和光同尘也 。盖有道之士,心空无著 。故行动威仪,气象体段,胸次悠然,微妙玄通之若此 。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故可观而不可识 。世俗之人,以功名利禄交错于前,故形气秽浊,而不可观 。老子因而愍之曰,孰能于此浊乱之中,恬退自养,静定持心,久久而徐清之耶 。盖心水汨昏,以静定治之,则清 。所谓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不能顿了,故曰徐清 。人皆竞进于功利之间 。老子谓孰能安定自守,久久待时而后生耶 。生,乃发动 。谓应用也 。即圣人迫不得已而后应之意 。笔乘谓老子文法多什韵 。盖清,生,盈,成,一韵耳 。若言徐动,徐应,则不什矣 。老子嗟叹至此,乃教之以守道之方,曰,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满也 。欲盈,乃贪得无厌,不知止足之意 。谓世人但知汨汨于嗜欲,贪得不足 。殊不知天道忌盈,满则溢矣 。所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故此教之以不欲盈也 。后乃结示知足常足之意,曰,夫惟不盈,是以能敝不新成,故敝 。物之旧者谓之敝 。凡物旧者,最持久,能奈风霜磨折 。而新成者,虽一时鲜明,不久便见损坏 。老子谓世人多贪好盈,虽一时荣观快意,一旦祸及,则连本有皆失之矣 。惟有道者,善知止足 。虽无新成之名利,而在我故有现成之物,则可常常持之而不失矣 。故曰能敝不新成 。观子房请留辟谷之事,可谓能敝不新成者 。此余所谓子房得老之用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