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自古被称为龙的传人,昆仑山为万山之祖、龙脉之源,华夏版图有三支干系龙脉,由黄河、长江等两大水系分隔:

文章插图
龙脉
南龙(古人称巽龙)位于长江以南,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部地区入海而止,通常把香港、广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划为南龙 。
中龙(古人称震龙)位于长江、黄河之间,沿黄河、长江之间通过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而止,西安、洛阳、济南等,均为中龙气聚之所 。
北龙(古人称艮龙)位于黄河以北,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而止 。

文章插图
华夏龙脉
华夏版图三大龙脉皆发源与昆仑山,并与长江、黄河构成浩浩荡荡的祥龙贵气,脉动万古奔流而下 。
华夏版图的三大龙脉最早在《山海经》时代初具雏形,《五藏山经》是上古华夏地理的概况实录,通过《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五大山系共26条山脉路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华夏大陆地理三大干龙的格局分野 。由于年代久远,虽然《五藏山经》的实际山脉目前无法一一考证核实,但是龙脉的源头昆仑山和龙脉主干的西岳华山、东岳泰山等皆为文明发祥之源、亘古不变的文化坐标(参见《山海探幽(9):巍巍昆仑是华夏远古文明的天地之门神秘之源》) 。

文章插图
占卜甲骨
《山海经》的四方大神都是以龙为骑:“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巨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 。所以龙在神人共居的世界中也是极尊神兽之一 。
华夏风水学的核心是——“气”,无论是“形势法”还是“理气法”都是围绕寻找“聚气”宝地而展开的选址活动,所谓提取“生气”、“迎气”、“藏气”、“纳气”、“聚气”,这个“气”是风水的“要害”所在 。所以有晋郭璞《葬书》的概念性结论:“葬者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

文章插图
五行
《山海经》除《五藏山经》记述了上述的龙脉形势,还有《大荒经》记述了华夏龙脉的风向气源,这个神秘的气——“炁”为万法之源 。华夏地理八极(八方)“气源”四端:
东极(东方):(有神)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
东极隅(东北方):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鹓--北方曰鹓,来之风曰【犭炎】 。
西北隅(西北方):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 。
南极(南方):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
《大荒经》记载了四处风向,东北方、西北方均为“来风”,东极、南极均为“出入风”,而西极天枢则专门有神“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为日月星辰风气的总机关之所在了 。
这里的“来风”、“出入风”均为“气”之本源,至于为何八方之中只有四方涉及到风、为何不同方向来风分别称为“俊”、“【犭炎】”、“韦”、“乎民”以及“来风”与“出入风”的区别何在等等,均有待后续进一步探索(参见《<山海经>探(32):<大荒经>是华夏神秘文化的风水气数之源》) 。
- 学说话为人处事的技巧和方法 怎么做人做事或说话
- 景泰蓝本名叫铜胎掐丝珐琅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什么
- 学画画需要哪些工具
- 该怎么调教博美犬学会趴下
- 孩子害怕老师的解决方法 老师太凶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 吴彤和杨迪是什么关系 杨迪和吴彤到底是不是大学同学
-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介绍 中国经典书籍都有什么著作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 小学生敬礼怎么画简笔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